当前位置:首页 > 水痘 > 正文

桂皮紫萁

生药名:凯希奇亚

桂皮紫萁 内酯 羟基  第1张

出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概述

别名:分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基源:石竹科石竹属植物桂皮石竹的根状茎和叶柄残基。在全世界约有15种的中国,有8种、6种用于药用。

原植物:桂皮紫其OsmundacinnarnomeaL.var.AsiaticaFernald(o.cinnamoneaL.)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1m余。根状茎短而粗,斜长。叶二型,顶端茂盛;不稔叶厚纸质,常长锈色毛,长圆状缠针,分裂成两次羽状;一次羽毛无柄,线状长圆形,羽状深裂,尖端渐尖;二回羽片大致长圆形略呈镰刀状,全缘,尖端钝,边缘长有锈色毛;叶脉呈羽状,细脉分枝。孢子叶比不育叶短,长40cm,宽2-3 cm;长柄,生锈毛,分裂成两次羽状;一次羽毛呈椭圆形卵形,长约3.5cm,宽约1cm;双回羽片为圆形,背面密生褐色孢子囊。(照片请参照《长白山植物药志》、(130页)图版55、

栖息环境与分布:生于林中、灌木中的湿地或沼泽地。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四川西部、云南北部,也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北部、越南。

化学性质

内酯类化合物:紫箕糖苷、二氢异糖苷、2-脱氧-L-葡吡喃内酯、(4R,5S)-紫箕糖苷、尿苷糖苷。甲基(3S,5S)-5-羟基-3、β-D-葡吡喃氧基己酸酯、(4R,5S)-5-)β-还含有D-葡吡喃氧基-己烷-4-内酯、(4R,5S)-5-羟基-2-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3; 31:2146。 [2] Chem Pharm Bull 1984; 32:2815。 [3] Chem Pharm Bull 1990; 38(10)2862。 [4]中药杂志.第3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0。[5] CA 1989; 11(***q。

药性

性味:苦,涩,有点冷。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镇痛、止血、杀虫。

主治医师:腮腺炎、麻疹、水痘、痢疾、小便不利、下腹疼痛、粘连、血便、崩漏、外伤出血、条虫、钩虫、幼虫。

用量:内服:煎汁,10~25g。外用:其幼叶柄加绒毛,使研末干燥,外伤出血。

相关文章:

  • 内酯豆腐的做法2023-02-27 10:04:43
  • 果酸换肤的作用与危害 浓度过高会毁容2023-02-27 10:04:43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