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多的季节,大家知道春天预防疾病的知识吗?这次我们将观看bwX***收集的小学生春天预防感染症的视频。
小学生发布春季传染病预防视频
春季是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脑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感染症大多是呼吸道感染症,可以通过空气、短程飞沫或接触气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密集、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就更容易传播,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天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一、春季常见传染病:1、流感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鼻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有时表现为重肺炎或胃肠型流感。感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感染时间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对流感普遍易感。2、流动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动脑,它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感染性强。脑出血发病初期类似于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烧等。致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有嗜睡、颈部强直、喷气式呕吐和昏迷休克等严重症状。感染源主要患者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为1周。人群一般容易感觉到,常发于年轻年龄的孩子。3、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天,一般10天左右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度发热,咳嗽、流鼻涕、怕眼泪、怕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4-5天体温上升达40度左右,红色斑疹丘疹由头部逐渐向躯干、上肢、下肢及始,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失,皮肤残留糖蛋白状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麻疹通过气道飞沫途径传播,患者是唯一的感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没有得过麻疹,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一般都有易感性。特别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中低等发热,即大量出现红斑丘疹,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空气传播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5、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恰恰”,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在2周左右治愈。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耳下颌部、颌下肿胀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向下蔓延,可合并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感染源为腮腺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飞沫感染健康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续的免疫力。6、风疹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春季是风疹多发季节。最初一般只有微热和轻微感冒的症状。发病后12天多出现皮疹,出疹的形状和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快速从面部发展到全身只需1天,发热即出疹,退热疹亦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携带风疹病毒但未发病的人、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感染源。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有传染性,发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可以得到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清洁护理,给予易消化丰富的野营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7、猩红热猩红热主要是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1天内扩展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部分如“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失,受压处皮肤苍白,十几秒后,皮肤又呈绯红,面部充血变红,但无皮疹,嘴唇周围及鼻尖苍白舌头乳头红肿。猩红热的感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气道飞沫传播,偶而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治疗药物,由于疗效好,治愈率高,危害明显降低,但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流行,同时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一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环节,传染病不流行。1.感染源感染源是指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可存活、繁殖于感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通过感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蚊子、苍蝇、螨虫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感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感受性群体感受性群体是指对某些传染病免疫力不足、易感染的群体。例如,在没有打过麻疹的孩子中,有些人很容易感染麻疹。其次,以流感流行为例,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鼻咽部会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带有该病毒的空气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可能引起流感。由此,流感的感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感染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有敏感性的人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如何预防传染病呢。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果传染病流行,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之一,传染病的流行就会中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分别对应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一个。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分为以下三种:。1.控制传染源的许多传染病在发病前就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出现传染病症状时,传染性最强。因此,对感染患者应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感染症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必须及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下图)等,可以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3.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不让易感人群接触传染源,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于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苍蝇、坟墓、老鼠、臭虫等以疾病或疾病为媒介的动物,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三、人类传染病的种类人类传染病种类繁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1.呼吸道感染症呼吸道感染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后引起的感染症,包括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髓膜炎等。这些疾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感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为气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下图)不随地吐痰,保持住宅和公共场所空气流通,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消化道感染症消化道感染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蜱虫病等。这些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时节,患者和带菌动物是主要感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传播(下图)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清洗的蔬菜、瓜果,强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感染症的发生。3.血液感染症血液感染症是指以节肢动物(蚊子、螨虫、跳蚤、蜱等)为媒介的感染症,也被称为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在内的虫媒感染症。患者和带菌动物为主要感染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