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痘 > 正文

新生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

10月怀孕,新手爸爸妈妈日夜期盼的宝宝终于出生了。但是,不知道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手脚都乱了。那么,新生儿护理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介绍一下新生儿护理和护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生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 宝宝 新生儿 脐带 第1张

目录

1、新生儿水痘护理方法2、新生儿打嗝护理方法

3、新生儿肚脐护理4、新生儿湿疹护理妙招

5、如何做好新生儿卫生护理6、新生儿护理常识

7、新生儿护理要点8、新生儿身体部位的护理方法

寒冬抵抗力弱的宝宝本来就是考验,妈妈千方百计保护宝宝。妈妈除了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外,还要预防水痘。水痘是一种容易传染的疾病,妈妈必须警惕。

新生儿水痘的护理方法

冬季,水痘进入高发期,水痘通过人类接触感染。很多宝宝都要经历长水痘。长水痘让宝宝觉得身上痛得痒死啦。那么,当宝宝长水痘时,家长该如何护理呐。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长水痘护理的要点吧。

首先是隔离,对可疑或诊断为水痘的病人要隔离。如果家中有其他未患水痘的孩子,则必须选择另一个居所或选择与患者同住一个房间。必须继续隔离,直到所有疱疹都使结痂干燥。

其次,牢牢记住时机打开窗户,空气流通也有杀死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是,在房间换气时,要注意不要让患儿着凉。房间尽量晒阳光,打开窗玻璃(玻璃可以阻挡杀毒紫外线)

同时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物、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根据情况分别进行洗涤、晒伤、烫发、煮、烧消毒,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最后注意止痒,对于正在康复的宝宝,想办法给他止痒是最舒服的。

接下来是止痒的几种方法

1、被子不要太厚太紧。热得出汗会使皮疹发痒。

2、在浴室里放入4杯碳酸氢钠苏打粉,每隔3~4小时给你洗澡。

3、在旧袜子或枕套里放入干燥的麦片后浸泡在澡盆里,10分钟后用这种水给宝宝洗澡,止痒效果很好。

专家推荐的清热饮食疗法缓解水痘

银花饮

原料: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

制作:银花甘草适量水煎,去渣加冰糖。

用法:每天服用10~20克数次。

功效:适用于清热凉血解毒、水痘及所有病毒感染致发热。

新生儿打嗝的护理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婴儿打嗝,宝宝小时候横膈肌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引起打嗝的发生。特别是宝宝吃完奶后,一般对宝宝打嗝没有太大的不适感,只要家长护理就可以了,对于新生儿打嗝的原因,我们做了如下分析。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

1、因父母护理不当,给婴儿降温,诱发打嗝。平时如果没有其他疾病的话,宝宝会突然打嗝,打嗝声高亢有力地连续,通常是由于寒冷造成的。这时可以让宝宝喝热水,同时要注意胸腹部的保温,给他盖上棉被温暖的被子,冬天还可以在被子外面放个热水袋保温,打嗝有时治不好。如果婴儿打嗝发作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应在热水中浸泡少量桔皮(桔皮有通气机,胃混浊,有清理脾气的作用),在水温适宜时饮用,在冰冷适宜的情况下,打嗝会自动停止。

2、由于没有对宝宝的饮食限制,给宝宝吃太多奶水、吃太多生冷奶水或吃太多冷药,宝宝脾胃功能减弱,胃上横膈膜倒置,引起打嗝。这时,父母可以轻轻按摩宝宝的胸腹部,将打嗝的气朝下,喝山楂水通气(增加山楂味酸、消化健胃、消化酶的分泌),使气顺畅,打嗝也自然停止等你可以用消除消化滞留的方法。

3、宝宝吃饭吃得太多或惊哭后进食,所以暂时性的哽咽也能诱发打嗝。其实新生儿打嗝大多是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大人那样的痛苦感,打一段时间就好了,父母不用太担心。

一般来说,母亲最常用的新生儿打嗝的拍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直立式

尽量让宝宝直立在肩上,用手力轻轻按住宝宝,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

建议

1、如果使用直立式防止宝宝奶溢、吐气,妈妈可以在自己的肩膀上铺一条小毛巾,清洁。

2、为了用手支撑宝宝直立,宝宝面对自己时,注意身体不要捂住宝宝的嘴和鼻子,方便宝宝呼吸。

3、如果宝宝多次拍打后没有打嗝,可以考虑先抚摸再拍打,也可以换另一个肩膀再拍打。

2、正座式

如果你觉得直立式很辛苦,就想想正座式,妈妈坐下来,让宝宝对着自己坐在大腿上,妈妈用一只手撑着宝宝的头,用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

建议

1、为宝宝准备一条小毛巾,不要吐奶。

2、和直立式一样,如果宝宝敲了几下后没有打嗝,可以考虑抚摸一下再敲。

为了减少新生儿打嗝的频发,需要注意不要发生以下情况

1、喂食速度过快或自己吃得太快,可能会在这期间吸入大量空气或引起打嗝。

2、可乐、雪碧这种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婴儿喝的话不仅不会有打嗝,连大人也会有打嗝。你最好不要给宝宝喝这种饮料。

3、当宝宝处于紧张状态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增加,小嘴会像鱼一样机械地用嘴吸入更多的空气引起打嗝。妈妈想看到有什嚒东西让宝宝紧张。

新生儿的肚脐护理

1、打扫肚脐

每天宝宝洗澡的同时还要打扫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肚脐伤口长得不好,不敢洗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锞凭诙瞧甏Σ潦茫善甏?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表皮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肚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锞凭俅尾潦?。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最好选择能够保留脐部空间的尿液不润湿,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及时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勤换尿布。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治愈的重要因素,脐带部受潮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起脐带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要注意肚脐通风,避免过厚覆盖,防止产生水蒸气。如果你发现肚脐有湿气,你应该马上用棉布轻轻吸干。此外,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裤子,以减少局部摩擦。

那么家长会做什么呢。

1、涂粉

千万不要在肚脐周围撒上粉末。不利于脐部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且有感染危险。

2、涂抹护肤品

脐带的根部不能涂奶油、乳液、油等。脐带不易干燥,也会成为感染症的原因。

3、使用紫药液

也有人为了让脐带干燥,给婴儿用药擦。这种方法过去一直很常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推荐了。药的干燥效果只是表面,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内侧干燥。

关于新生儿脐带的问题

1、新生儿脐带要多久才能脱落

通常,脐带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燥,3~4天就会掉下来,10天~半月就能治好。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有长脐带、短脐带、粗脐带、细脐带等,所以只要婴儿的脐带保持在干燥的状态,爸爸妈妈就不要着急,等着脐带随意脱落吧。

2、如何加快新生儿脐带脱落

如果是过了两周脐带还没有脱落的新生儿,仔细观察脐带的状态,如果脐带没有感染的迹象,如果没有变红或化脓,或者大量的液体从脐窝出来,就不用担心了。此外,还可以用酒精帮宝宝擦拭肚脐窝护理,使肚脐残端干燥,加速肚脐残端脱落和肚脐治愈。

3、新生儿肚脐异常,周围发红怎嚒办

一般来说,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护理过程中,肚脐周围会出现轻微的红色。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如果肚脐及其周围的皮肤变红,或者用手触摸时感到发烧,很可能是感染了肚脐,马上去医院。

4、新生儿脐带正常或淡黄色

一般情况下,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用75锞凭崆岵粮删唬3制甏课桓稍锛纯伞H绻鞒龅囊禾宄逝б夯蛘哂卸癯羝叮得髌甏赡苁芨腥荆α⒓吹揭皆褐瘟啤4送猓备律斜Π虿际保蹙コ拢苑澜饽蚴逼甏龅侥蛞海斐善甏⒀住?/p>

5、每次消毒脐带宝宝都大哭,怎嚒办

一般宝宝消毒的时候会哭,因为药是凉的,爸爸妈妈为了疼宝宝不要给消毒打折扣。如果消毒不顺利,脐带化脓,也会住院,宝宝会更辛苦。住院期间可以观察护士如何消毒脐带。

新生儿肚脐炎的预防方法

为了不让肚脐炎发生,切了肚脐之后的保养,部分的清洁感等的预防是中心。在脐带掉下来之前,洗澡后,要把脐带周围的水吸走使用,家长主要要把肚脐切下来后保养好,部分清洁。

在脐带未掉落前,洗澡后要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可用75锞凭静卸耍倩簧辖嗑坏纳床及?好;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以坚持部分枯燥;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带。假如脐带根部发红,或脐带掉落后创伤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等体现,应立即进行部分处理,用3镅跛逅⒉糠?-3次后用碘酊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假如脐部炎症明显,有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医治。

有脐炎的新生儿家长的治疗方法

1、家长必须掌握常规消毒方法。不要只对表面进行消毒,要从肚脐根部从内到外彻底清洗成环状进行消毒。

2、避免大小便污染,使用最好的吸水、透气性好的消毒尿布,在孩子哭泣时检查尿布是否湿了,及时更换。

3、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枝吸干脐窝水,并用75锞荆3志植扛稍铩?/p>

4、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采用3镅跛沟浊逑雌瓴浚靖擅拗ξ珊笤儆?5锞阉稍锖蠓笊系夥路邸?/p>

新生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病因复杂,与复数内外因素有关,有时难以明确具体病因。肛门食物的摄取性如果没有对原,鱼,虾,牛羊肉,蛋等过敏因素,在体内发生的第1型变态反应。另外,唾液和乳漏等机械摩擦也是原因。强碱性肥皂的使用过多,营养过多,肠内的消化异常等不恰当的护理也是原因。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外部因素,接触丝绸和人造纤维,外用药、皮肤细菌感染等会引起湿疹,使症状恶化。

婴儿湿疹是怎样引起的遗传因素

医学上认为婴儿湿疹是过敏的,但如果婴儿家属中有过敏体质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爷爷、奶奶中有过敏体质的人,即过敏性鼻炎或湿疹等症状婴儿也可能是容易出现湿疹的体质。

宝宝湿疹怎么引起的外部环境

宝宝抵抗力弱,还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一个婴儿的湿疹是由接触某种食物引起的。例如,当婴儿吃海鲜或食用乳制品时,婴儿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另外,婴儿使用的生活用品也会成为过敏的原因。比如婴儿穿的衣服和洗澡用品。如果宝宝的体质不合适,也会导致湿疹。根据婴儿的不同,体质也有特殊的情况,如果让婴儿过于温暖,也会出现湿疹。

宝宝湿疹怎么起皮肤薄。

婴儿的皮肤角质层很薄,也会引起湿疹。例如,当婴儿接触到刺激性强的物质时,婴儿的毛细血管会受到刺激,从而出现湿疹。另外,如果宝宝有湿疹,妈妈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的皮肤干燥。

不管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妈妈的正确护理很重要。

1:注意居室的卫生

护理湿疹宝宝时,除了要杜绝诱发宝宝湿疹的过敏源外,妈妈还要注意居室内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气,特别是避免宝宝在潮湿闷热的室内。在潮湿的环境下不会出现湿疹,但由于湿气和闷热,湿疹也会变得严重,所以要特别注意婴儿房间的环境和卫生。

2:宝宝的衣服要勤换晾干。

如上所述,在潮湿或闷热的环境下,婴儿湿疹可能会变得严重。在保证宝宝不感冒的情况下,不需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会诱发宝宝出汗,湿疹严重。

在挑选婴儿衣服方面,有湿疹期间最好选择天然棉衣服。棉衣透气性好,能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不要让婴儿穿羊毛、钛纤维等衣服。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感到瘙痒而挠皮肤,或者湿疹复发。

另外,宝宝洗的衣服也要勤换,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把宝宝洗的衣服充分晾干。清洗婴儿衣物时,要充分漂洗干净,不留洗涤剂,刺激婴儿皮肤。

3:保养婴儿的皮肤

出现湿疹的时候,不能因为宝宝感染了,妈妈就不给宝宝洗澡,这是错误的。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一天一次用15分钟的温水给宝宝洗澡。洗完后,轻轻擦拭宝宝的皮肤,涂上有湿疹的宝宝用的化妆水。如果出现湿疹的部分有液体的话,涂适合治疗的软膏就可以了。

4:哺乳中妈妈的饮食注意事项

在母乳喂养婴儿的情况下,在婴儿湿疹出现期间,哺乳中的妈妈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在宝宝生病期间,妈妈不要停止母乳喂养。母乳给予宝宝必要的营养,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新生儿卫生管理怎么办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宝宝来了,新父母开心的时候别忘了正确照顾孩子。新生儿的抵抗力几乎为零,所以护理婴儿的家长,要注意预防,注意个人卫生。

1、眼罩和眼泪

新生儿的眼睛会分泌很多眼屎和眼泪,清洗时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眼睛周围。擦拭的时候要按住婴儿头部的手,轻轻擦拭分泌物。不要用力揉眼睛,布用过的地方不要擦别的地方。

2、指甲健康

手指甲和脚趾甲每周都需要修剪,但是手指甲非常柔软,还与肉相连,所以要注意不要出血进行修剪。使用宝宝专用指甲刀,宝宝睡觉时剪指甲,不要太短。如果不小心让肉出血了,就要用消毒纱布按止血。

3、温度和光照

新生儿不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宜的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5~28℃。夏季需适当降温,冬季需保持温暖,但冬季通风时最好在房间内放置取暖器。

室内光线不是太暗或太亮,有的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性弱,怕刺激眼睛,喜欢挂厚重的窗帘,但其实不然,应该让宝宝适应室内自然光,避免阳光直射到眼睛。

4、穿衣服

宝宝的汗液应该选择分泌多、调温能力差、吸湿性好、手感柔软、透气性和保暖性好、易于清洁的棉制品。新生儿的衣服可以斜着领子,或者连衣裙。满月后穿上内衣,尽可能伸展的领口,可以防止衣服掠过耳鼻。

5、预防感染

新生儿护理,要注意卫生,每次护理前要洗手,防止细菌污染引起新生儿皮肤水嫩感染,如护士患有传染性疾病不能接触婴儿,预防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时,应严格隔离治疗,接触隔离观察。产妇休息室在哺乳期间应被禁止访问,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

6、抱和背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如何抱孩子和背孩子也是个问题。宝宝的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如果不把头部和颈部支撑好,孩子就容易烦躁哭泣,甚至会引起痉挛。用手支撑头和脖子,抱起婴儿。当身体各部位不到足月的新生儿和儿童发育不完全,内部器官不完全发育时,切勿掉以轻心抱着婴儿。身体处于正常状态,脊柱和骨关节受到压力,容易发生危险。

7、外出

孩子满月的时候可以出去。但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在阳光强烈的下午1-4点外出。为了确保安全,孩子出生后最好出去六个星期。

新生儿看护常识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不能适应外界温差的变化,适宜的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5℃~28℃,盛夏应适当降温,但冬季需保温,通风时应注意暖气片就在旁边。室内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性弱,害怕刺激眼睛,但往往喜欢挂厚窗帘,其实这并不好。宝宝应该学会在自然的室内光线中适应,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内衣(含尿布)以柔软易吸水的棉织物为主,最好不要使用化纤或印染织物,衣服颜色浅,容易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手脚动作,容易穿容易脱。尿布采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物,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换4次以上,晚上换2次以上,每次换的时候都要洗小屁股,并涂适量的护肤剂,尿不湿时要选择品质好、透气性好的在家的时候尽量使用尿片,外出和睡觉的时候“尿不湿”,注意尿片和尿不湿式包裹为了四肢自由伸展不要太紧。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新生儿头颅较软,良好睡姿有利于头颅发育。推荐中间稍微凹陷,两端稍微立着,舒适厚1-2厘米的小枕头。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不要压迫胸肺部,建议哺乳后横卧以避免因奶或咳嗽窒息。取仰卧位时,要经常改变体位。由于足月儿活动力强,出生后数日可采取适当的俯卧以促进气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至气管,但俯卧应带上枕头,横卧头部。这时家长要在一旁保护。

4、喂奶

新生儿喂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专家认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在生后后半段时间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奶,就要尽量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促进奶的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母亲的母乳在喂奶前要洗手、清洗乳头。喂奶时,最好在乳房抽空吃饱后,下一步更换另一方乳房,以免剩乳堆积在乳房内。另一方面,如果乳房吃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残留,则最好挤出以促进乳房正常泌乳,避免乳汁堆积或二次感染。

人工哺乳时乳头孔大小适中,应注意温度。乳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入空气,以免吐奶,喂奶后要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不要叹气。除此之外,奶瓶、奶嘴必须严格煮沸消毒。哺乳不需要太拘泥于时机。一般4小时左右给予一次,原则上每次都要吃饱吃好。也就是说,宝宝吃奶后不哭不闹,体重正常增加。

5、五感护理

注意清洁新生儿面部、外耳道口、鼻孔等,但不要挖外耳道或鼻腔。

口腔黏膜细,血管丰富,非常容易发生擦伤,因此不能经常用力擦伤口腔。新生儿牙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的小斑点(俗称“马齿”)

眼睛要保持清洁。如果眼睛分泌物较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拭,滴眼药水。

6、大便观察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后未小便,应给予热水,并用热水冲洗臀部,促进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新生儿在出生后12天内大便一般为黑绿色,之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出生后23天继续在内陆排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且较淡,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饲养或混合饲养者大便稍干,颜色较深,相对次数也减少。

注意如果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应该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饮食略清淡,但清淡并不意味着素食,只是盐分和辛辣物质较少。如果是人工或混合哺乳者,可能与奶粉的添加浓度有关,应对照说明书的配方标准进行调整。

7、预防接种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6h内可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未成熟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不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护理的要点

1.口腔清洁

宝宝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宝宝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柔软,以免伤害孩子。

2.护肤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要细心护理,穿宽松的衣服,随时保持干干净净。新生儿的皮肤柔软,不应该接触尖锐的物体。

3.脐带护理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干燥清洁,发生炎症应及时消炎。脐带剪了几天后会自己脱落,所以要小心护理。

4.睡眠护理

请注意充足的睡眠和睡姿。只有充分睡眠,新生儿才能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5.打扫眼睛

为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及时清理儿童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儿童视力。

6.保持恒温

新生儿应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后抱于自然温度,温室温度应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应维持在36.5度。

7.注意体位

要以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让别人随便抱。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8.健康环境

新生儿应该通风在没有噪音的房间休息。换气可以保持空气清爽,没有噪音,让新生儿安心,心情平静。

9.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长“马齿”、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黄疸等为正常现象,但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的,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身体部位的护理方法

对于许多育儿新手的父母来说,以婴儿的一举一动为代表的意义,甚至是生理正常异常的特征,也是难解的“结”。

全身护理的要点

头颅

头型是否正常、前囟门是否凹陷、是否突出、头围大小、颅骨间隙是否闭合、隆起等,都是头部是否正常的指标。

嘴巴

舌头上残留着白色的乳垢,请注意?有没有小Baby误吃了别的东西。

皮肤

胎脂出生后几周会自动脱落,请注意保养的工夫。

脐部

新生儿脐带约1周后脱落,应注意干燥。

四肢

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尚未成熟,经常出现四肢颤抖的现象。

生殖器官

观察男女宝宝的生殖器官有无异常?平时要勤清洁。

眼睛

观察眼球、视力等眼睛周围器官,是否有斜视现象。

耳朵

耳型有变形吗?听力发展要时刻注意。

气道

新生儿鼻腔及喉部尚未成熟,易发出咕咕声。

肠胃

出生时具备抽吸和吞咽反射,但胃肠道消化系统不成熟,仅给予母亲、牛奶、水。

新生儿照料重点细节

宝宝是不是生病了。还是仅仅是正常的生理特征,比如,婴儿的头顶为什么会变软呐。婴儿尿布出现粉红色粘液怎么办。新生儿为什么要继续睡觉呐。他能听到声音吗。男孩阴囊肿胀是正常现象吗?吐奶和溢乳的区别是?……等疑难杂症都会让父母很困惑,再加上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宝宝的异常现象,宝宝一有情况,往往会惊慌或紧张,所以具备基本育儿常识和正确观念是每一个新手父母都不能忽略的。

新生儿护理的八大陷阱

1、固定新生儿睡眠姿势

“我听说宝宝横着睡会变得孤僻,趴着容易窒息,所以每次宝宝睡在我怀里,我都会轻轻地把宝宝放下,把头端正,头的两侧垫着一个小枕头,宝宝很安全。”

正确方法:新生儿在初生时保持胎内姿势,四肢仍蜷曲,为了帮助流出他产道中咽下的一些水和粘液,在出生后24小时内,仍需采用较低侧卧位。长时间仰卧会使孩子的头形变平。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这次睡在左边,下一次躺下,下一次睡在右边,可以使宝宝的头形匀称美丽。注意吃奶后不要侧身仰卧,以免吐奶呛到气管。当你左右侧卧时,要注意不要把小儿耳廓推到前方。否则,耳廓即使折叠也容易变形。

2、让熟睡中的婴儿醒来撒尿

“我怕宝宝尿床,每隔几个小时就抱着宝宝尿尿,有时候宝宝被我吵醒哇哇大哭,没办法,我不想他屁股被湿尿布包着,变成红屁股有多糟糕。”

正确的方法:宝宝的睡眠很重要,如果只是为了牺牲宝宝宝贵的睡眠不弄脏他的屁股,那就吃亏了。选择优质尿不湿保护宝宝的臀部,如果宝宝尿湿不舒服,要注意用哭声来交换。有人知道2、3岁以后的宝宝半夜小便的时候会叫人,也有人在有尿意的时候会自然醒过来,不需要叫醒宝宝。

3、开灯睡觉

“我喜欢把电留在卧室里,一方面方便照顾宝宝,另一方面也让宝宝有安全感。”。

正确的方法:关灯睡觉。床边灯光不仅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还影响视力发育。任何人造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使婴幼儿焦虑、紧张,难以成眠。长时间在灯光下睡觉,也会影响眼睛的网状激活系统,每次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醒来。睡在灯光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高出4倍。

4、穿太多衣服睡觉

“我怕宝宝睡觉感冒,让宝宝穿薄毛衣睡觉,不怕冻小腹。”。

正确的方法:睡眠不能穿太多。被褥湿度高,加之婴儿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导致婴儿汗流浃背,甚至发生虚脱。同样,即使使用电热毯,由于温度过高,也容易引起轻度脱水,容易影响健康。

5、奶粉太浓

“我总是按照说明泡的奶太淡了,自己加奶粉,让宝宝吃饱发胖。”

正确的方法:奶粉不应该太浓或太淡。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钠含量越多,容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容易引起便秘、血压升高、痉挛、昏迷等症状。

6、过早添加辅食

“宝宝一到满月就开始喝果汁,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了。”

正确方法:至少4个月后添加补餐。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天然补品和饮料,能提供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维生素。因此,对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另外添加水或饮料。

7、蒸鸡蛋太早

“宝宝四个月后就可以吃蛋黄了,我把蒸鸡蛋给她吃,蒸鸡蛋消化好,营养更全面,应该没问题吧?”

正确方法:4个月内只给蛋黄。蛋白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质,婴儿过早易引起过敏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银屑病和尿布病的婴儿,吃鸡蛋羹的话,症状会反复加重。

8、用奶瓶喂固体

“我发现了一个给宝宝喂食的好方法,把米粉、蛋黄酱等辅食放在奶瓶里,宝宝可以吃得快一点。”。

正确的方法:用勺子喂固形物。也有不少父母担心给孩子太麻烦或婴儿吃多了,把米粉等固体食物放进奶瓶里给孩子吃。婴儿的食量增加,体重增加,可能会失去练习咀嚼的机会。其实,宝宝吃固体食物的一大目的就是让宝宝了解吃的过程。

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婴儿接受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护理的第一步,好好喂养母乳是很重要的。通常在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护士会推荐母乳喂养。为什么呢。婴儿在出生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想吸奶的欲望是最强烈的,所以只要轻轻地把乳头放进嘴里,就能成功地模仿奶嘴。因为是第一次和婴儿这样接触,所以一定很高兴吧。

另外,在第一次母乳喂养中,爱抚婴儿也很重要。哺乳结束后,给宝宝一个吻,或者抱一下,宝宝也会变得更亲近。

这是初产婴儿的哺乳姿势

母乳喂养很重要,妈妈要养成正确的哺乳姿势。分娩第一天,伤口还很痒,身体虚弱的人很多,所以躺下喂奶也不错。这个时候,如果用几个枕头支撑背部和膝盖的话,就不会那么痛苦了。特别是喂奶要花很长时间,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支撑的话,会变得无力和疲劳。

第二天,从床上出来可以进行轻微的运动的话,也可以坐着喂奶。你可以把背靠在靠背上把宝宝抬起来,也可以在腿下面铺一个小长椅来支撑宝宝。

哺乳时,你一定要抱着宝宝,用手撑着宝宝的屁股,让宝宝的胸腹紧贴着你的身体,避免宝宝滑落。你需要把你的乳头轻轻地放进婴儿的嘴里,用手指帮你把乳房抬起来,让婴儿更容易吸。

哺乳结束后,需要帮助宝宝排出进入胃里的空气,以免引起腹泻。把婴儿抱直,使其前倾,然后用手轻轻拍打背部,以便打嗝。同时,小编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们,宝宝喜欢吃饱睡觉,你应该尽量让宝宝取右侧,有效避免宝宝吐奶。

刚出生的婴儿应该好好抱着

有一位妈妈不知道如何正确抱宝宝。抱起宝宝的时候,先小声跟宝宝打招呼,这样会让宝宝感到亲切。另外,被你的声音所吸引,你不会对活动身体感到不安。这时,你把一只手伸向婴儿的臀部和背部,用另一只手支撑婴儿,慢慢地把婴儿移到你的臂弯里。这样的话,婴儿的头就会被支撑,产生安心感。我也不会哭。

如何管理新生儿口腔卫生

有句话叫“病从口入”。对于新生儿来说,更要注意的护理口腔卫生,刚出生的孩子身体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吃的要求也很高,在身体各器官不成熟的情况下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这时的新妈妈对孩子的护理一定要科学、准确、特别是对于口腔卫生护理,如果护理不当,像鹅口疮这样的口腔疾病也容易发生,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会感到痛苦。

关于新生儿的口腔卫生,父母应该如何进行每天的护理呢

我们知道新生儿没有牙齿,几个月后就会长出来。因此,即使新生儿没有长牙,也可以用自己的口水清洁口腔。爸爸、妈妈最好掌握以下护理常识,让宝宝远离疾病,成为健康的宝宝。

1、勤给热水

无论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在给孩子喂奶后,或者喂奶过程中,都应该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特别是宝宝生病、发烧、感染症的时候,要经常让宝宝喝热水。这样不仅可以去除口腔中的乳渣,还可以防止口腔中细菌发酵产生异味。

2、母乳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卫生,让喝奶粉的人也要保证乳具卫生

哺乳前用肥皂洗双手和乳头,擦乳头的毛巾也消毒后使用。人工哺乳的婴儿要将奶瓶和吸管清洗干净,高温消毒后再给婴儿使用。测量奶嘴的温度时,请在手背上滴一滴。不要直接吸奶嘴,防止细菌感染。

你不要亲吻宝宝的嘴太多。否则,宝宝嘴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会感染宝宝。婴儿抵抗力弱,容易生病。

3、不能叼着奶嘴睡觉。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叼着奶嘴睡觉。父母也喜欢叼着奶嘴睡觉,以安抚婴儿。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奶瓶患蛀牙的主要原因。它还限制婴儿口腔中正常唾液的分泌,并影响随后牙齿的生长。

4、关于新生儿的口腔卫生,是父母应该知道的禁忌

首先,“马齿”是什么呢?胎儿在6周内就会形成牙齿的原始组织。被称为齿板。牙胚形成在牙板上,但后来牙胚离开牙板,牙齿长大后,折断的牙板就会被吸收消失。有时,这种剥离的牙板会成为上皮细胞块,其中央的角会成为上皮球,残留在锁骨上,也有被排出后出现在牙龈粘膜上的“马齿”。婴儿出现“马齿”时,最好咨询医生。请父母不要随便处置。

禁忌之一:选择“马齿”

也有父母用不干净的针扎“马齿”,其结果常常引起口腔感染症,并发新生儿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的全身疾病,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

禁忌之二:擦嘴

新生儿口腔粘膜柔软,用不干净的东西擦拭口腔,容易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和粘液腺新生。

如何护理新生儿口腔卫生,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科学对待,孩子不能说话,如果心情不好不能用哭来表达,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哭声。如果自己无法判断,一定要咨询儿科医生,确定原因,以免妨碍孩子发育。

新生儿护理的禁忌

1、宝宝的睫毛是ng。

有些年轻的母亲喜欢剪孩子的睫毛,认为睫毛会长长。据说一根睫毛的寿命约为90天。即使孩子剪了睫毛,睫毛也不会伸长。睫毛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等直接进入眼睛。

2、禁止让大人喝婴儿

孩子在父母之间睡觉。置于极度缺氧和二氧化碳多的环境中,婴幼儿会出现不稳定的睡眠、恶梦、夜哭等现象,妨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3、禁止用洗涤剂清洗婴儿的衣服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容易引起人体中毒,不清洁会危害宝宝。

4、不要把买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穿上

新买的婴儿服必须用柔软的洗涤剂清洗后才能穿。棉质的衣服需要大一点的,以便适合缩水。

5、不要捏婴儿的脸蛋

婴幼儿耳垂和耳腺管被多次按压,会引起口水和口腔粘膜炎等疾病。所以,不要因为可爱,戏弄,就捏着脸蛋。

6、请勿敲打婴儿的后脑勺和背部

后脑勺和脊椎骨椎管内有中枢神经和脊髓神经,用力拍打孩子的后脑勺和背部,会产生压力和振动,容易损伤孩子的中枢神经。

7、留住婴儿的头垢

头垢,也就是新生儿头顶上的黑痂。头垢是头皮的分泌物、皮脂,是加上灰尘堆积而成的。它不仅保护烟囱门,而且影响头皮的生长和生理功能。因此,必须及时清洗。

8、不要让宝宝洗澡过多

婴儿皮肤角质层柔软薄,血管丰富,吸收能力非常强,在洗澡次数过多的情况下,或者在洗澡时使用药用肥皂或碱性强的肥皂,会因为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而降低皮肤防御功能。

9、严禁在婴儿卧室里摆放鲜花

花卉除了花粉引起婴儿过敏外,仙人掌汁有毒,夹竹桃枝叶含有夹竹桃,误食会中毒。丁香花,茉莉花有很强的香味,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鲜花不能放在宝宝的卧室里。

护理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轮胎润滑脂

新生儿初生时皮肤覆盖着白色胎脂,具有保护作用,出生后数小时逐渐被吸收,无需冲洗。但是,在耳后、头皮、腋下、其他皱纹中残留的胎脂过厚或附着血迹时,用湿毛巾轻轻去除,然后涂上少许消毒过的植物油。

胎粪

由胎儿期肠黏膜分泌物、胆汁及吞噬羊水组成,呈墨绿色。一般从出生后23天开始排泄,约23天内排泄完毕,粪便转换为正常的淡黄色。胎粪对新生儿肛周皮肤有刺激性,每次排便都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干燥后涂抹薄层植物油,以预防红臀(尿布皮炎)的发生。

马齿

新生儿上腭中线与牙龈切缘常有黄色小斑点,称上皮珠,俗称“马齿”或“板齿”,因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堆积,出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不要乱用针挑或者用毛巾擦,以免引起感染。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但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低约6?锼孀拍塘康脑龃螅吃黾樱荚?0天左右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加强观察即可。

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较大,易放热。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后,容易产生脱水热。热一般不超过38℃,及时补液后可立即降至正常。脱水热的预防:一是新生儿衣着柔软,不能勒紧包,二是夏季炎热应在保持室内通风的同时,提供充足的水分。

生理性黄疸

胎儿宫内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新生儿肝细胞胆红素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可引起生理黄疸现象。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714天消失。有自我限制性,无需治疗,预后良好。

生理性乳腺肿大

可发生于男女新生儿,出生后35天出现,乳房肿胀如蚕鸽蛋大小,还能挤出少量奶。不能进行强力挤出以防止二次感染,约在出生后23周消失。

假月经

少数女婴出生后5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如月经,连续13天自行停止。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出血增加或时间延长,应根据新生儿出血症进行处理,给予维生素K、C和安络血、止血感等治疗。

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有些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不到37周就开始分娩,而这些早产儿被称为早产儿。由于过早出生,婴儿身体多方面的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保护。

一、早产儿有哪些缺陷

1.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2.肠胃发育不全

早产儿的肠胃发育不全,孩子很难摄入足够的热量来维持自己的体温。

3.汗腺功能不足

早产儿汗腺功能不足,怀孕不到32周出生的婴儿不会正常出汗。

4.呼吸系统容易出现问题

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可能会呼吸困难,也容易患吸入性肺炎。

5.中枢神经系统差

早产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好,容易出现脑室出血等问题。另外,早产儿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吸食吞咽能力也差,因此饲养困难。

6.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免疫力差,易感染致病,也有生命危险。

二、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1.吃饭要循序渐进

早产儿在饮食问题上要循序渐进,不宜大量进食,不宜突然多加食物。而且家长要耐心培养,才能保证孩子正常饮食和全面营养吸收。

2.定期回院检查

【aaa293bbb】

【aaa294bbb】

【aaa295bbb】

【aaa296bbb】

【aaa297bbb】

【aaa298bbb】

相关文章:

  • 小儿怎样有效的预防感冒2023-03-17 17:12:05
  • 免费与付费的纠结 儿童疫苗知道多少2023-03-17 17:12:05
  • 宝宝手足口病睡觉不沉还容易惊醒严重吗2023-03-17 17:12:05
  • 手足口病治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2023-03-17 17:12:05
  • 宝宝手足口病如何预防?小心宝宝别“中招”了2023-03-17 17:12:05
  • 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给大人2023-03-17 17:12:05
  • 新生儿护理常规:勤洗手可预防手足口病2023-03-17 17:12:05
  • 新生儿护理常规:多种散剂合用治手足口病2023-03-17 17:12:05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