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常疣 > 正文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_常识_知识

苏叶是很普通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形状很特别,这种植物不仅可以观赏,同时在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帮助,苏叶的效果和作用有很多方面,根据自己的疾病选择,在疾病的治疗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选择它也不能随便进行,其疾病治疗种类,有一些限制。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_常识_知识 紫苏 气滞 胸腹 第1张

因为很多人都很清楚那个苏叶的效果和作用有什么,所以在选择它之前,对它也需要一些了解,同时也知道在发生一些疾病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它来治疗。

苏叶的效果和作用:

苏叶的效果:

苏叶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散寒解表,有理气宽中之功效,苏叶又名红紫苏、红紫苏、皱纹紫苏、紫苏苏叶,苏叶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或胸闷者。苏叶可散表寒,开宣肺气,并与苏叶生姜合用。也有咳嗽的人,配合苏叶常杏仁、前胡等,例如杏苏散,同时有气滞和呼吸困难者,多配合香附、陈皮等,例如苏散。苏叶用于证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苏叶行气宽中,有止胃和恶心的效果。偏寒者与香并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并用。偏气积痰者,苏叶常半夏,与厚朴并用。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饱气促,配合陈皮、砂仁,增强止吐安产的效果。苏叶用于吃鱼蟹引起的腹痛、呕吐,单用或配合生姜,煎服白鲣鱼。

别名:红苏、红苏、红紫苏、皱纹紫苏

苏叶的效果和作用

处方名称:紫苏、紫苏叶。

性味:辣、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要治疗: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

使用方法: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苏叶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苏叶的作用:

苏叶又称紫苏叶,具有表散寒、行气解胃功能,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疾病。种子又称苏子,具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油又称紫苏油,长期食用紫苏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有明显疗效。

1、苏叶60克,将浓汁煎成茶饮用,或加入姜汁调10滴饮用,可解除鱼、甲鱼中毒。

2、苏叶常规穴位治疗:擦紫鲜苏叶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可治愈35次。

3、苏叶15克,水煎中加入黑糖6克服用,治疗寒泻。

4、苏叶子宫出血的治疗:将紫苏配制成相当于2g原生药的1ml水提取液,分注于5ml安瓿。使用时将无菌棉球、纱布或镜片擦拭纸浸润紫苏液贴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治疗子宫下垂。

6、苏叶用于急性肠胃炎:紫苏叶10克,香10克,陈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7、苏叶胸隔膜痞闷,え逆:紫苏茎15克,陈皮6克,生姜3片,用于水煎服。

8、苏叶用于感冒:紫苏叶10克,葱白5根,生姜3片,用水煎温服。

9、苏叶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10克,桂皮6克,葱白5根,用于水煎服。

10、苏叶用于孕妇胎动焦虑。麻根30克,紫苏梗10克,水煎服。

11、苏叶用于螃蟹中毒:紫苏叶30克,生姜3片,煎汤常饮。

12、苏叶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用水煎泡冲洗患处。

13、苏叶用于妊娠振呕吐:紫苏茎叶15克,黄连3克,水煎服。

14、苏叶用于浮肿:紫苏茎20克,大蒜每皮1个,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用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疗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短、胸腹胀满、胎动不安。而且可以解除鱼和螃蟹的毒素。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或胸闷者。经常配合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同时有气滞和呼吸困难者,多配合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饱气闷,配合陈皮、砂仁,增强防呕吐、安产的效果。

苏叶用于吃鱼蟹引起的腹痛、呕吐,单用或配合生姜,煎服白鲣鱼。

苏叶治疗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证。本品在行气宽中,有止胃和呕吐的功效。偏寒者与香并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并用。偏气积痰者常与半夏、厚朴并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苏叶的功效和作用也有一些了解,所以对这种药物的选择,都可以放心选择,它对感冒疾病的治疗效果很好,感冒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季节交替时因为很好拿,所以选择苏叶的治疗不错。

相关文章:

  • 紫苏是什么?紫苏是什么东西?[图]2023-02-23 11:58:18
  • 紫苏叶的功效2023-02-23 11:58:18
  •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023-02-23 11:58:18
  • 什么病人不能吃紫苏叶2023-02-23 11:58:18
  • 紫苏能抑制真菌吗2023-02-23 11:58:18
  • 紫苏会导致口干舌燥吗2023-02-23 11:58:18
  • 哺乳期能吃紫苏叶吗2023-02-23 11:58:18
  • 紫苏叶的副作用2023-02-23 11:58:18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