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婴儿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核心提示:中国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有营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然是饮食因素。除了使用含铁剂的药物外,食疗是一种安全易行的好方法。
婴儿出现贫血症状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出现烦躁、精神障碍、不活动、乏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手掌苍白等症状。血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很低,可以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测来诊断。贫血会降低血液的氧的能力,对小儿的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和体格、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补充铁来改善贫血
贫血的婴儿脸呈蜡黄色,或显得苍白,头发细薄,很烦躁,怕冷,身体抵抗力弱,很容易患感冒、消化不良、腹泻、肺炎。化验显示,血红蛋白每100毫升不到11克。因此,首先服用营养补铁剂可以纠正婴儿贫血,每天服用2片铁缘片,温和补充补铁生血的微量元素营养物质,提高血红蛋白数量,补充1个月婴儿贫血明显改善。然后,为宝宝安排合理的膳食进行补食。缺铁性贫血时,补肝效果最好,每周吃两次,其次是多吃鱼、虾。肉类或绿色蔬菜类的辅助食品。
婴儿的贫血症状如下
皮肤苍黄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口唇,眼睑,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大孩子会伴有头晕,眼前灰暗,耳鸣等,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容易脱毛。您的位置:98下知识>医疗健康>内科>小儿呼吸,心悸加快,心脏杂音能在医院检查医生,肝脏,脾肿大,血液能查到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大小不一。小儿严重缺铁性贫血智力、行为也有异常表现,简单兴奋、喜怒哀乐、注意力
没有集中力,对周围没有关心,感觉迟钝。
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危害很大,所以需要预防。母亲在孕期要注意补铁。如果生后马上补食的话,可以在4个月后添加蛋黄等,也可以预防感染症。皮肤变黄,嘴唇和眼睑变苍白的情况下,在医院接受检查,确认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的情况下,在吃饭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治疗贫血。口服铁缘片预防补铁发展为重度贫血,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铁质丰富的饮食
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镉摇3S玫暮隙嗟氖澄镉校憾锔卧唷⒍镅骸⒅硇摹⒅矶恰⑹萑狻⒓Φ盎啤⒛径⒛⒐健⒑诙埂⒒贫辜捌渲破贰⒉げ恕⒂筒恕⑶鄄恕⑿印⑻摇⒗睢⑵咸迅伞⒑煸妗㈤僮印㈣肿印⑽藁ü取F渲虚僮印⒐愀獭⑺嵩妗⑩ê锾摇⒎选⒑煸娴雀上仕泻岣坏奈谻,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此外,不妨选用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与药物配成的药膳,便于食用且易为患儿接受。
篇2:儿童贫血的症状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贫血症状及处理(儿保科)
营养性缺铁贫血
1.原因
2.临床症状
3.实验室检查
4.治疗
5.跟踪
6.预后
一、病因
1.铁贮藏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铁严重缺乏等,可从母体获得胎儿铁,而胎儿失血(胎儿-胎儿输血或胎儿-母体输血等),可使胎儿铁丢失,但以上因素使胎儿铁贮藏减少,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缺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奶和谷物含铁量低,如果不补食含铁量大的辅食,就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快,随着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增加快,1岁时血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未成熟儿体重和血红蛋白增加的倍数更高,如及时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造成缺铁。
4.与对铁的吸收有障碍的食物组合会妨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差,从便排出的铁也增加。
5.铁丢失过多正常的婴儿每天排泄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会引起贫血,会引起肠息肉、默克尔憩室、隔膜、钩虫病等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新鲜牛奶喂养的婴儿会对牛奶过敏引起肠出血,导致这些慢性出血的疾病都缺乏铁的病因。
2临床症状
无论哪个年龄都会发病,6个月~2岁就会发病。发病缓慢,根据症状的重量症状不同。
1.一般皮肤粘膜逐渐苍白,在嘴唇、口腔粘膜和甲床比较明显。容易疲劳。
不是活动的。年长的孩子会出现头晕、眼前变暗、耳鸣等症状。
2。骨髓外造血反应外骨髓造血表现,可引起肝、脾轻度肿胀;年龄越小
越久贫血越严重,肝脾肿越明显。
3非造血系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例:嗜食土、墙皮、煤
渣等);有呕吐和腹泻。可引起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权力者们
会出现萎缩性胃炎和吸收不良综合症。
(2、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烦躁、不适、集中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
话说回来,智力几乎比同龄的孩子低。它影响孩子们的交流、模仿和学习
让成人学习语言和思维活动能力,影响心理正常发育。
(3、心血管系统症状:中重度贫血时心率增加快,心脏扩大,可发生重人心
力量衰退。
(4、其他: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合并感染。上皮组织异常
是逆甲。
【aaa47bbb】
1.血象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低于110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