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材料
大豆(250g)
辅助材料
水(2500ml)、白醋(25ml)
烹调器具
煮锅
步法
1、大豆浸泡过夜,豆水重量比为1:3,浸泡大豆约为2倍,夏季浸泡68小时,春季和冬季浸泡12小时左右,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上浆率。
2、我使用的飞利浦料理机将变软的大豆加入水2500克(干豆和水的比例在1:10以内)中,为了提高上浆率,研磨了2次。
3、准备力量豆浆布袋,将拍打好的生豆浆放入布袋中,用手挤出豆浆,将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纱布最好密一点,过滤不好煮糊时容易贴锅底,如果纱布不密,要过滤两次
4、将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沸,捞出表面泡沫,豆浆煮沸后继续用小火煮5分钟左右,煮糊使香味好,一定要注意不要离开,看着锅不要洒出来
5、首次在25克白醋中加入50克清水,全部混入酸卤。煮好的豆浆关火,降到80度,加入450克左右的冷水放入锅中,加入后,我全部测量温度,刚好80度,将混水的白醋分3~5次放入锅中,此时用勺子在锅中慢慢搅拌,轻轻搅拌。使分散的蛋白质粒凝集。豆浆开始出现棉状沉淀物,与水分离即可,下单后应保温20分钟左右静止
6、留酸浆后用汤匙可将锅中清汤舀出接下来所需的卤水量,250克需要500克左右的酸浆,作为酸浆备用,放入有盖的瓶中发酵,存放48小时左右即成酸。酸值过高就不能使用,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杂菌,产生异味。现在的温度发酵了三天,我家的温度比较低,我都放在暖气旁边,我用筷子,沾一点尝酸度,不是很酸的,直接用酸胶水点豆腐,豆浆开始出现棉状沉淀物并且和水分离就好了再点火加热1~2分钟,点完后保温需静止20分钟左右
7、准备滤水容器。这是放酱的箱子,下面睁开眼睛
8、可以滤水的容器,铺上干净的纱布盖上纱布
9、豆花:点好的豆花
10、把豆腐花捞到纱布上
11、豆腐花铺平,用纱布卷起来,上面盖上盖子,盖子比模具小一点
12、压榨:上面压重的东西容易挤出水,按20分钟左右,压豆腐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个人的口感来决定,喜欢软的就按一下
13、做好的豆腐没有酸味,比例重要,自己做饭没钱放心,好的酸浆很酸,有点黄,透明,清香的液体,浑浊是坏的
菜单概述
自制的卤水做豆腐是最绿色的豆腐,卤水豆腐在做豆腐的过程中,盛放的浆水,因自身乳酸菌发酵作用而变酸的是卤水,用卤水点的豆腐被称为卤水豆腐,做豆腐一次留着卤水,可以循环使用。酸浆是用酿造白醋做豆腐后出来的汁,俗称糊水。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由于自身乳酸菌的作用而变酸,酸浆利用其所含的乳酸制作豆腐,避免化学品污染,减少豆腐本身的清凉性,又增加善玉菌的用途,又称绿色食品。酸浆制豆腐利用豆腐发酵后变酸的特点,利用PH值的差异使蛋白质沉降,这也是传统上常用的方法,这种豆腐经过发酵后,最大的变化是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12,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B12,就会加速大脑老化。所以,经常食用发酵的豆腐有助于预防大脑老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用酸浆做豆腐的原理和用导子或面粉肥料蒸馒头一样,没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物质,原汤可以做原食,所以可以说酸浆豆腐是一种环保的豆腐。真正的绿色食品,健康生活!做豆腐很简单,主要是放豆、磨浆、煮浆、蘸浆、压榨这几个程序。做豆腐的关键是酸浆发酵。酸浆的制作方法,上浆时的变化,上次的浆水发酵后保持不变,下次用来点豆腐就可以了。我做豆腐,每次量,大豆豆腐,250克大豆可以做豆腐650克---770克左右,是一斤大豆出2.5斤---3.1斤豆腐之间。第一次做的卤水豆腐,剩下的卤水少了一点,蘸了卤水后,豆浆刚刚有了一点反应,没办法就掺了一点白醋蘸了一下卤水,才做了豆腐,第二次又多留了些卤水,这次实验成功了卤水豆腐,做的豆腐很软很好吃,可以做豆腐,再也不要吃化工原料做的豆腐了。做豆腐成功后,很兴奋,尤其是在用腮帮子蘸腮帮子的时候,豆浆发生变化的瞬间,我真的感到不可思议,很有成就感,呵呵,我写下了我做的过程,和大家一起分享哦,呵呵,水平有限,写了两天终于搅拌好了,第一次做豆腐用白醋蘸水
小常识
大豆的制作方法
大豆通常有豆腥味,很多人不喜欢。如果炒大豆时,滴几滴黄酒,再加少许盐,这样豆子的腥味就少得多,或者,炒大豆前用冷盐水清洗,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大豆的作用
脾虚气弱,消瘦少食,贫血,营养不良
麻痹拘留、水肿、小便不利、寻常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