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初治肺结核视频对照分析本文关键词:肺结核、对照、年初、影像、分析
老年初治肺结核动态图像对照分析本文简要介绍:肺结核、老年X线对照分析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使老年肺结核较中年青年肺结核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病变范围广等特点,但对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动影像学比较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我们观察了65例老年初治肺结核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与同期127例
老年初治肺结核影像对照分析本文内容:
肺结核老年X线对照分析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老年人肺结核较中年青年肺结核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病变范围广等特点,但对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动影像学比较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我们观察了65例老年初治肺结核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与同期127例青中年初治肺结核比较,掌握了老年初治肺结核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6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男48例,女17例,年龄60~82岁
由表1可知构成比,高龄者组中重度较多,但ridit
根据分析,r老=0?4377,r对=0?5489,U=2?68(P<0?05、,病情程度老年组重于对照组。
2?2
老年肺结核视频表现
参见表2。经正规住院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老年组中半月内空洞吸收缩小或变薄8例,片状阴影吸收好转29例,内小囊状透光区吸收或消失11例,粟粒型吸收1例,胸腔积液吸收8例。1个月后腔吸收好转11例,片状阴影吸收好转40例,粟粒型吸收2例,胸腔积液吸收10例,纤维增生或钙化8例。3个月后发现片状阴影吸收好转45例,空洞缩小或闭锁16例,粟粒型吸收2例,胸腔积液吸收10例,青年对照组半月空洞吸收缩小或变薄18例,片状阴影吸收好转81例,胸腔积液吸收14例。1个月腔吸收缩小或变薄21例,片状阴影吸收好转101例,胸腔积液吸收15例。3个月后空洞吸收缩小或变薄25例,片状阴影吸收好转118例,胸腔积液吸收15例,纤维增生或钙化26例,其中9例患者平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半月和1个月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3个月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2
肺结核肺部的动态影像变化
3
讨论,讨论
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有增加趋势(3、,胸部X线检查仍然是发现老年人肺结核最重要的简便手段。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复杂多样,往往伴有其他疾病,容易误诊、漏诊。比较中发现老年组中重度结核多见,发病范围也较中青年范围广,且形成空洞,干酪样品多见。目前主要认为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和B细胞功能低下[4],特别是T细胞增殖能力和反应能力下降所致,不能释放足够的淋巴因子,不能直接有效杀死结核杆菌,也不能激活足够的巨噬细胞不能减弱对结核杆菌的水解消化和杀菌作用,更容易导致呼吸道老化和退变老年人患结核时干酪坏死或广泛浸润,因此范围广病情重。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多合并其他肺部疾病,但临床症状与肺结核相似,由于缺乏典型的长期低热、盗汗、咳嗽、咯痰等症状,往往未引起患者对结核的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断。本组老年肺结核病例中,47例患者过去曾因支气管炎、慢性肺炎、肺部感染、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治疗过一段时间,其中14例误用皮质激素治疗,应引起重视,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此外,老年初治肺结核诊断较中青年组困难,老年初治肺结核因肺结核发病范围广,双肺发病多,且形成空洞,干酪样品多,难以与肺肿瘤、慢性肺炎、局灶性肺炎等肺部疾病鉴别,容易延误诊治。此外,有肺结核与肺癌、间质性纤维化并存的病例,因此肺结核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应对照各种影像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痰检结核菌、脱落细胞等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积极注意近期观察动态变化,及早作出正确诊断。
老年与中青年初治肺结核的动态观察比较表明,半月和1个月时两组病变好转比例存在一定差异,老年肺结核病变早期变化较慢,好转速度慢于中青年。3个月时,两者无显著差异,抗结核药物对两组初结核治疗总体疗效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与其他年龄组相同,但在使用药品时应考虑他们的生理基础状况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和对药物吸收、代谢、排泄的能力下降等因素,在抗结核的同时积极加强支持治疗,适当补充各种营养,增强其体质。同时鼓励患者,减轻思想负担,加强其健康教育,严格规范用药,首次治疗肺结核患者可达到满意疗效。
1
金倩氯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痤疮消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技术,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骥、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药http://www./xyfm/class/.2002年05期
4
张随学、谭正辉、孙叶梅、李梅、俞玉芳、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点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http://www./xyfm/class/.2002年06期
5
刘勇、王冬梅、痤疮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8
陈五一;;青春痘的辨治体验[J],世界中医药http://www./;1993年10期
11
黄灿奇;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青少年痤疮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3
陈传伟;针刺介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www./book/main***年
15
陈玉骐背中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6
张随学、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7
透明痤疮流行病学及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8
申鹏飞“醒”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基础和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http://www./qikan/class/?***年份
19
针刺介入对姜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20
李秀玉张随学教授治疗痤疮的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佚名.胡善朋
对年末年初肺结核治疗的情况进行了视频对照分析。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www./neike/html/是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