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常疣 > 正文

丘疹的发病原因 丘疹该怎么治

一、丘疹发病原因

多种皮肤病可表现为丘疹。有的只是丘疹单独表现,有的伴有其他皮肤损伤。发生丘疹的病变位于表皮或真皮的上部,因此从病理角度考虑,引起丘疹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该部位某些代谢物的堆积,或者是表皮或真皮细胞的局限性增殖或者该部位炎性水肿和各种细胞的浸润均可表现为丘疹。

丘疹的发病原因 丘疹该怎么治 丘疹 角化 毛囊 第1张

代谢物沉积:例如皮肤淀粉样改变的丘疹是由真皮乳头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的。新液水肿性苔藓痕迹的丘疹,从真皮上部结出大量的就蛋白质堆积。

胶状粟丘疹丘疹是真皮乳头层内均质胶状块浸润所致。

表皮或真皮细胞局限性增生引起的丘疹,如寻常疣、扁平疣、牛皮癣均因表皮细胞过度增生而表皮局限性隆起。德类、皮肤纤维瘤也会在增殖的细胞上形成丘疹。

表皮局限性水肿引起的丘疹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由于各种细胞浸润表皮或真皮而引起的丘疹,在临床上具有特征。化脓性炎症性丘疹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炎症性丘疹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变性因子引起的丘疹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结核性丘疹以上皮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梅毒性丘疹以形细胞浸润,黄瘤病以泡细胞浸润为特征。引起丘疹的发病机制与其发病因素有关。

一、感染性炎症性丘疹

1.病毒感染的丘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艾尔科病毒疹、婴儿丘疹性肢端皮炎、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水痘、带状疱疹、鲍温样丘疹病。

2.细菌感染的丘疹毛囊炎、胡须疮、瘘、疣状皮肤结核、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鼠径部肉芽月、软下癌。

3.螺旋体感染的丘疹硬下疮l期梅霉疹、皮疹。

4.真菌感染的丘疹手银屑病、足癣、股癣、体银屑病、银屑病菌疹、着色真菌病。

5.寄生虫昆虫感染的丘疹钩虫皮炎、毛囊虫皮炎、谷痒症、疥癣、螨虫、臭虫叮咬跳蚤叮咬、蚊虫叮咬。

二、非感染性炎症性丘疹

1.过敏性皮肤病丘疹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药疹、丘疹性等麻疹。

2.丘疹鳞屑性皮肤病丘疹银屑病。副银屑病,扁平苔藓舞,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前,毛发红糠疹,妊娠性丘疹性皮炎,金黄色苔藓蔡,光泽苔藓,小棘苔。

3.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丘疹神经性皮炎、痒疹、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

4.血管炎性丘疹过敏性紫癫变性皮肤血管炎,持久性隆起红斑,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5.物理因素丘疹红色粟粒疹、角化性血管瘤、多形性日光疹、光线性网状组织增生症、鸡眼、摩擦性苔舞样疹。

6.皮脂腺分泌因子丘疹脂漏性皮炎、寻常痤疮、新生儿痤疮、酒糟鼻、口周皮炎。

三、非炎症性丘疹

1.代谢性因子丘疹皮肤淀粉样变,反液浮肿性苔藓薛,脂质渐进性坏死,黄瘤病,维生素A缺乏。

2.遗传角化性丘疹毛囊角化症、毛发角化症、汗管角化症、点状掌两角皮症、疣状肢端角化症、结节性硬化。

3.皮肤肿瘤表现的丘疹色素病、血管瘤、汗管瘤、粟丘疹月溢性角化、毛皮上皮瘤、淋巴网状组织瘤、市状肉芽肿、淋巴瘤样丘疹病。

二、丘疹的鉴别及诊断

一、感染性炎症性丘疹

(一)病毒感染丘疹

1.麻疹系麻疹病毒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热后第4天出疹。皮肤损伤的特征是玫瑰色斑丘疹(详见2节斑疹)

2.风疹为风疹病毒感染,多见于幼儿,于出疹前1-2天伴有轻度发热和颈耳后淋巴结肿大。淡红色斑疹或丘疹(见第2节斑疹)

3.幼儿急疹为柯萨奇BO病毒感染,6个月多见1、2岁婴幼儿。损失为玫瑰色斑丘疹(详见第2节斑疹)

4.艾尔科病毒疹是艾尔科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常于发热后25出疹,皮损为紫红色斑丘疹。大腿和咽喉部可有红黄色丘疹(见第2节Ⅰ套)

5.婴儿丘疹。性肢端皮炎一般认为乙肝病毒经皮肤轮膜原发肝炎病毒后皮肤粘膜炎原发性感染。幼儿多发。没有明显的前区症状,突然发生了疹子。针头至绿豆大扁平充实性丘疹,无暗红色,手足背3~4d内依次展开于髋部、臀部、四肢及面部,躯干出疹少。伴全身淋巴结肿大及急性大再疽性肝炎,历时28周。

(6、普通疣系人乳头瘤病毒(HPV)1、2、4型感染。最初为针头大丘疹,逐渐增大至豆粒以上,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角化明显呈乳头样增生,触觉硬度为1个数至数十个,好发于手、足。足底部皮损被称为路疣。

7.扁平疣为HPVI、3、5、8、9型弓起。皮损米粒至豆粒大扁平丘疹,淡红色,淡褐色,或正常肤色。我喜欢在脸、手背和前臂上发。无轻微瘙痒,慢性或皮损突然消失。

8.尖锐湿疣系HPVJ1型感染。最初为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多,表面湿润柔软凹凸呈乳头状、章纹或菜纹。好发于外生殖器及会阴、肛周,也可发生于尿道、宫颈、脐窝或口唇部。经常由性接触或间接感染引起。

9.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系HPV3、58、9、10、12型。幼年时期的友病和任何年龄都很多。粟粒至大豆的大扁平丘疹,圆形或多形,暗紫红色或浅褐色。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好发于面、颈部、躯干及四肢,病程慢性。

10.由传染性湿疣类湿疣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最初米粒多半为球形丘疹,逐渐豆粒大表面蜡样光泽,中心凹陷如脐窝,顶端可挤出白色干酪样物质林软化小体,损害数量参差不齐。好发于躯干、四肢,可接触。

11.水痘、带状瘢疹由水痘带状地疹病毒引起。初发为斑疹,随即丘疹,最后发展为水疱《详见第4节水疱》。

12.鲍温样丘疹病可能为HPV1、16型感染。青壮年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粘膜好发。皮损为红褐色的单一或多种丘疹,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10mm,表面光亮或轻度角化者呈疣状,排列线状或群集,微痒或完全眼宽征状。

(二)细菌感染丘疹

1.毛囊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红色炎症性丘疹。针和粟粒大,顶端有黄色的渗出物,感觉到疼痛。我喜欢在脸、脖子和胸背上发。

2.胡须部发生的毛囊炎。发生在上唇和鼻子之间和额部。须毛贯穿毛囊炎性丘疹中央,有瘙痒或灼热疼痛。可发展为毛囊性疱疹。

3.由歇斯底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在脸、脖子、管子上长得很好。最初为毛囊性红色炎症性丘疹,然后增大至豆大或其以上炎症因素小结。局部红肿热痛,先端化脓呈黄色。

4.疣状皮肤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皮肤。初起时为豆粒大暗红色丘疹,后增大结节,质硬,向周围扩大形成角化性斑块,呈疣状。

5.丘疹坏死性结核出疹是由结核杆菌经血行向皮肤播种的皮损。四肢伸侧多分布绿豆至大豆大硬性丘疹、暗红色或紫红色,中心有坏死,小溃疡治愈后仍有萎缩性癫痫痕迹。

6.股间内芽肿是肉芽肿性克雷伯氏菌感染症,常因性接触而感染。损伤经常发生在外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腹股沟部。最初是硬的丘核和结节,溃烂的话会变成粉红色的溃疡,浆性脓出来有恶臭。乳头瘤样增生,边缘无自觉症状,淋巴结肿大不大,病久形成瘦管,肥厚性胡腾痕及色素脱炎。

7.虫气软化菌通过性传播。潜伏期2-5d,外生殖器部出现一个红色丘疹,继而形成脓肿,是边缘不齐的自觉疼痛。周围有卫星状的小溃疡。

(三)螺旋状感染的丘疹

1.硬下瘦是梅毒螺旋体感染皮肤后的第一个出疹,皮损为距大豆1cm大的紫铜色结实无症状丘疹或硬结、多发外生殖器,经约4周不愈。

2.期梅毒疹皮损形态多种多样,如银屑病样丘疹、苔藓薛样丘疹、鱼眼状丘疹和玫瑰样斑丘疹。其特点是对称性无症状皮损伴掌及两皮损,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3.雅各布是雅各布螺旋感染症的丘疹。原发感染的部位产生扁平或半球状丘疹,长大后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二期雅司疹是散布在性对称分布的大豆和空豆上的大扁平丘疹,最初表面平滑,之后有分泌物形成黄痴。

(四)真菌感染引起的丘疹

1.手足脚癣由表皮脚癣菌引起,但也由念珠菌和酵母样菌引起。经常发生在手指(趾)和手指(趾)之间或手掌或脚上。特别是脚癣单侧较多,皮损为针头至粟粒大丘疹、丘疹。有角化脱屑,糜烂浸泡,临床可分为水疮型,擦拭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自觉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2.体、股癣主要由表皮脚癣菌红色毛脚癣菌、蓝样毛脚癣菌、羊毛状小抱子菌及绒状表皮脚癣菌引起。原发皮损为丘疹或丘疹,逐渐向四周扩展融合形成环状,呈中心炎症减轻,周边隆起界限清楚,真菌检测阳性。

3.脚癣菌疹,从原菌感染巢(脚癣)放出的抗原引起远程部抗原抗体反应性皮损。手掌和手指的旁边会有盖和结痂。苔藓薛样丘疹型的皮损,作为针头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丘疹,群发于苔藓药样。常见于肩部和背部,也见于四肢和全身。

4.着色真菌病是一种深部真菌病,由佩塞拉着色真菌、密合色真菌、皮炎着色真菌或分枝芽孢杆菌引起。原发感染后出现皮肤局部红斑丘疹,逐渐增大为结节,融合为斑或疣状或脓癌性皮损。真菌检查和组织病理有助于诊断。

(五)寄生虫和昆虫引起的丘疹

1.钩虫皮炎系钩虫幼虫侵犯人皮肤约几分钟局部即有痒灼热感,l~2h出现斑丘疹、丘疹、丘疹或风团奇痒,无继发感染可在一周内后退。

2.毛囊虫皮炎是螨虫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上引起的慢性炎症。出疹在年轻人的脸上很多。开始是红斑渐到毛囊性红色丘疹。像酒一样“像鼻子一样或者像粉刺一样皮受伤,但是没有黑色的粉刺,也可以发生脓痂性丘疹。

3.谷痒症也称为“麦痒”“草痒”。接触螨虫的原因,多见于接触谷物的人。发生被螨虫咬皮肤的海市蜃痒性丘疹和丘疱疹。

4.疥癣是由疥螨引起的。临床可形成针头至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疹隧道样皮损。多见于手指间、前臂屈侧、下腹部、大腿内侧等。阴茎阴囊产生的皮肤损伤是红色结节。夜间瘙痒强烈,有感染史。

5.虱子病是虱子寄生在人体,吸血引起丘疹。自觉症痒,经常在衣服的缝隙里发现虱子。

6.发生在臭虫、跳蚤、蚊虫叮咬部位红斑丘疹或丘癌疹胖得很痒。

二、非感染性炎性丘疹

(一)变质性丘疹

1.接触性皮炎接触有皮肤或膜的物质后,接触部位会发生皮肤损伤。有时会作为红斑出现,如小脓包、小脓包、结痂等。临床分为原发刺激性和变态反应性。前者是因为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所以无论谁接触都可能发生。后者对接触物几乎没有刺激性,只有少数人接触致敏后,再次接触时才会发生皮肤损伤。这种过敏现象是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

2.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刺激因子引起的慢发型变态反应。其特点是皮损多形性,分布对称性,可反复发生,剧烈僵硬瘙痒。急性湿疹以丘疹、丘疹为主要症状。

3.异位性皮炎 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多种因子有关。遗传因素是本病的主要因素。患者常有先天性过敏体质,婴幼儿发病较多,其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本病在不同的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好发于头面部,亦可发展到躯干、四肢,表现在红斑上密集的针头大丘疹。丘疱疹、水癌和渗液。干燥型的皮疹为密集的小丘疹,表面干燥伴有鳞屑。儿童期约占80?岁前发病,根据皮疹形态分为湿疹型和痒疹型。前者为针头大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疤,可融合成片,好发于肘窝在窝部;后者为全测发粟粒至绿豆大丘疹,肤色或棕色,丘疹干燥表面粗糙覆以薄痴,抓痕或血痴,僵痒剧烈。成人期皮疹为红斑丘疹,融合后呈片状浸润肥厚而呈苔薛样变。

4.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人体,对皮肤和新膜产生反应而出现的疹子。药疹皮损多种多样,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麻疹样药疹呈广泛对称分布的米粒呈豆粒大红色丘疹,可相互融合,丘疹与稀疏散在密集融合同时存在,病痒重,是药疹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由氨氯青霉素引起的东西很多。多形红斑型药疹,特征为绿豆至蚕豆大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中央有水癌或呈紫红色,多对称性发于四肢。

疥癣样药疹,表现为像粉刺一样的毛囊性丘疹,由碘、制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引起。紫貂型或血管炎型药疹,针头,豆粒或更大的紫貂,隆起皮面,中心可坏死。

5.丘疹性等麻疹被蚊子叮咬引起的迟发性过敏、食物和药物等引起的过敏被认为是原因。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出疹是散布或聚集在四肢或躯干的红色风团样斑丘疹。从绿豆到花生那么大,稍微纺锤形,根据中心部的不同会发生小水癌。反复发生自觉性胡枝子、出疹。

(二)丘疹鳞性皮肤病丘疹

1。银病的原因不清楚。皮损最初发生时为炎性红色丘疹,粟粒至豆粒大,逐渐扩大融合成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刮掉鳞屑会出现一层有光泽的膜。叫做“薄膜现象”。

2.副银屑病点滴型副银屑病比较常见,皮损分布在躯干和四肢,但不发生在头部。皮损为豆粒大红斑丘疹,病程缓慢,无点状出血。疱疮样型副银屑病比较少见,从针头到豆粒大圆形丘疹,丘疹,中心容易发生坏死。

3.扁平苔藓薛皮损为扁平丘疹,紫红色,粟粒至豆粒大,多边形,边界清晰。瘙痒明显消瘦,皮肤损伤也会融合成小斑点。

4.硬化性萎缩性苔藓薛皮损为瓷白色扁平丘疹,表面有小黑痤疮样的毛囊角质栓,周围以红潮为周。丘疹最初是豆粒大,圆形或不规则形,也有中心凹陷变硬的。

5.红糠疹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前者常见于儿童后者见于成人。手指的l-2指关节的背侧是特征。四肢横向伸展,身体伸展。也能送到脸上。皮损为毛囊性角化性丘疹和鳞屑性淡红斑。

6.金黄色病因不明临床少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皮损是铁锈色粟粒大扁平丘。出疹、群集呈苔薛样变化。病理改变为真皮上部有1大片正常结缔组织区,其下有带状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少量组织细胞。

7.光泽苦薛病因不清,可由儿童切至老年人发病,皮损自针至粟粒大丘疹,圆形或多边形,呈半球状隆起或锥形或扁平。正常肤色,淡e色或淡红色,坚实表面变亮,不融合,常发于阴茎、龟头、腹部、前臂等。病理改变,各丘疹损伤处真皮乳头局限性球形单核细胞浸润,两侧表皮呈怀状突出。

(三)神经因子引起的丘疹

1.神经性皮炎开始患部皮肤癌瘙痒,刮除后出现粟粒至豆粒的大丘疹、圆形或多边形,后逐渐增多融合呈苔藓薛化,好发于颈部、肘部、能量部等部位。

2.痒疹是一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丘疹性皮肤病。急性单纯性痒疹,常见于中年女性,为突然发生的绿豆至大豆大扁平丘疹,最初为淡红色,继而变为暗红色,呈散在性分布。寻常性痒疹、丘疹小,风团消失快,以后多呈坚实丘疹。好发于四肢和躯干。

3.结节性痒疹一般与蚊虫叮咬有关。最初为红色丘疹,后为半球形结节,豆粒大触硬度,表面角化粗糙,红褐色,奇痒,搔痒引起搔伤和结痴。好发于四肢伸侧,尤其多见于小腿伸侧。

4.妊娠痒疹见于孕妇,尤其是妊娠2次以上孕妇,为淡红或正常肤色丘疹,绿豆大,分布对称性散在,好发于躯干、上臂及胯部,癌痒剧烈,夜间甚。

(四)血管炎性皮肤病丘疹

1.过敏性紫疫为浅表性微血管炎,皮损小而分散。的淀点略高于皮面,斑丘疹好发于四肢伸侧对称性。特别是将双脚的脚踝和下脚作为好发部位。

2.过敏性皮肤血管炎皮损为多形性,可为红斑、丘疹、风团及癫痫,但特征性皮损为癫痫性斑丘疹,可发生血癌或坏死。好发于下肢和脚踝。病理改变为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闭塞,管壁有纤维蛋白变性及坏死。血管壁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核破碎。

3.持久性隆起红斑皮损初发时为成群的小丘疹和小结,后扩大融合为特征斑块,初发鲜红色,后紫黄色,好发于四肢伸侧和手足等。

(五)物理因素引起的丘疹

1.红色粟粒疹又称济子,高温湿度大的皮肤上微球菌大量繁殖阻塞汗腺导管汗液。表现为针头大顶密集的丘疹或丘癌疹。

2.角化性血管瘤与寒冷冻伤有关,为紫红色血管性丘疹,常发生于手足背部。

3.多形性日光疹与日光照射有关。好发于暴露部位。皮损为红斑丘疹,也可发生水疱和结节。

4.光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与日光敏感性有关。皮损由粟粒或绿豆鲜红丘疹逐渐融合成斑块,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

(六)皮脂腺分泌因子引起的丘疹

1.脂漏性皮炎被认为与卵形糠分批抱子菌感染有关。皮损最初为毛囊周围的红色小丘疹,逐渐使丘疹融合成大小互不相同的红色斑片,覆盖油性鳞屑。好发于头部、额、眉部、鼻唇沟和鼻翼,也可发生于腋窝、耻骨部及腹股沟等。

2.痤疮内分泌因子、皮脂作用及毛囊内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青春期的男女居多。好发于面部如前额、面颊、额部,也可发生于上胸和背部,皮损为毛囊性红色丘疹,伴有白头或黑头痤疮,也可表现为脓疮、结节或囊肿。

3.新生儿痤疮在出生后或2岁以内的小儿面部出现黑头痤疮。起初为毛囊性丘疹,也出现脓肿。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4.酒糟鼻病原因不十分明确,与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暴食辛辣、精神紧张等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与毛囊蠕形螨虫感染有关。多发于30岁到50岁的中年人。皮损也可发生在面部中央,例如鼻虫、鼻翼、面颊、额头和额部。皮损为红斑、丘疹,还可发生脓癌和结节。

5.口周皮炎多见于年轻女性,皮损发生在口腔周围,但围唇红缘有狭窄的“无皮损圈”。皮损为红色丘疹、斑丘疹或丘疹,群集性分布,间稍有脓肿,病程慢性。

三、炎症性丘疹

(一)代谢性皮肤病丘疹

1.皮肤淀粉样改变由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皮肤,为粟粒大角化性半球形丘疹,互不融合触手硬度。密集,呈串珠状排列,瘙痒明显,或因刮除而划伤。

2.雅液水肿性苔藓薛又称水肿性就蛋白症。皮肤纤维母细胞增生,酸性多糖沉着,临床分为局限性或全身性,表现为苔藓薛样丘疹的皮肤病。

3.脂质渐进性坏死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伴有糖尿病,皮损易发于小腿伸侧。最初为暗红色硬性丘疹,后扩大融合成斑块,呈片状绒毛性损害。

4.黄瘤病与脂质代谢有关。常伴有血脂升高。皮损为黄色丘疹或小结节。一种半球形或扁平形,其特征在于,在真皮内浸润着块状脂质泡沫细胞。

5.维生素A缺乏也被称为皮扶养病。皮损为粟粒大圆锥形毛囊角化性丘疹,中央有尖角质刺,丘疹密集呈扶养皮质。

(二)遗传角化因子引起的丘疹

1.毛囊角化症为表皮细胞角化不良,皮损微而充实的毛囊性丘疹,渐增呈疣状橙黄或污灰色,表面覆盖油性黏附性鳞屑或色狼,可密集融合成斑。

2.毛发角化症也被称为毛发周围角化症。一种针大肤色或淡红色毛囊丘疹,顶端有锥形角栓,合毛从中心穿孔或蜿蜒。丘疹密集分布于上臂外侧或股伸侧。

3.汗孔角化症为火山口形角化性丘疹,扩大形成环状,中央微陷萎缩,霉菌消失,边缘呈堤状角化隆起。

(三)皮肤肿瘤所见丘疹

1.色素痣又称癌细胞病。皮损有斑丘疹、丘疹有乳头、疣强、结节等,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等。淡褐色或黑褐色。

2.血管瘤为针、粟粒,豆大或多高出皮面丘疹样损伤,红色或紫红色。

3.汗管瘤好于眼底,前额为淡黄色表面蜡样光泽丘疹,针至粟粒略扁平。

4.粟丘疹为面部白色包针至粟粒大丘疹,常发于眼周皮肤,表面光滑,针尖可取出白色物质。

5.脂漏性角化又称老年疣。常见于面部、手背、前臂等,头褐色扁平丘疹或斑片。

6.毛发上皮瘤又称囊肿样腺样上皮瘤,常发生于面部,为肤色坚硬的丘疹,有透明感。

7.结节性硬化又称皮脂腺瘤。由于显性遗传,常发于下表面,黄色坚韧分布的毛细管扩张性丘疹,伴有智力下降和癫痫。

8.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其皮损也可表现为丘疹。如蕈样肉芽肿早期,皮损呈多形性,为红斑、丘疹、风团等,为淋巴瘤样丘疹病,亦为淡红褐色丘疹。

三、丘疹的预防方法

多种皮肤病可表现为丘疹。有的仅丘疹单独出现,有的同时伴有其他皮损,丘疹发生的病变位于表皮或真皮上部,因此从病理角度考虑,引起丘疹的机制可能是该部位沉积某种代谢物所致,或表皮或真皮细胞局限性增生或者该部位炎性水肿和各种细胞的浸润均可表现为丘疹。

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繁殖。

二、住所处室内外喷洒杀虫剂,可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节肢动物。

本病是小儿春秋季节的多发病,尤其多发生在户外后。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蚊子、跳蚤、麻疹、臭虫等,以及避免过敏食品,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为了防止二次感染,请尽量不要挠。皮疹会自然消失。给予适当的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加速皮疹的消失。

中医文献中对“土风疮”、“水癣”及“细皮风疹”等的描述与本病相似,多为“肌胶质虚疏,风尘进入皮肤”或“内含湿热、复感感冒虫毒”、“内食滞、外感感冒”所致。辩证上多为风、湿、热病。许多中草药具有驱虫和祛除污秽的功效,副作用少。

四、丘疹的治疗方法

首先丘疹俗称风疹块。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部性浮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失。荨麻疹根据症状和过敏的原因,分为寒冷性、胆碱性、一般性等很多类型。

丘疹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类型,许多发病是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蚊虫、臭虫、跳蚤、螨虫、螨虫和螨虫。这种病常发于婴幼儿

一般丘疹症状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风团和潮红斑,通常是突发的,几小时后迅速消失,也可反复发作,消失后不留疤痕。

丘疹性荨麻疹症状为绿豆大小或稍大的丘疹,颜色一般为淡红,性质很硬,皮肤顶端有小水疱,合并出现风团,自行消失,同样不留疤痕。但是非常痒,在夜间更严重。一般一周左右就能治好

治疗丘疹最重要的是寻找过敏原,防止患者接触过敏原。发作时给予一定的抗过敏药和抗组胺类药。另外,可以在风团处擦拭炉甘石摩擦剂。缓解症状。

【aaa132bbb】

相关文章:

  • 薰衣草精油好用吗 薰衣草精油功效有哪些2023-03-20 09:49:17
  • 下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2023-03-20 09:49:17
  • 手足口病高发原因分析2023-03-20 09:49:17
  • 丘疹性荨麻疹症状及诊断2023-03-20 09:49:17
  • 南京:5岁娃娃全身皮疹,原来是新型手足口病2023-03-20 09:49:17
  • 跖疣应该怎么治疗 跖疣的三个疗法常用2023-03-20 09:49:17
  • 男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会有什么症状2023-03-20 09:49:17
  • 丘疹是什么2023-03-20 09:49:17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