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疗法是一种使用有出脓祛除腐蚀作用的药物,使溃疡内积聚的脓早期排出,使腐蚀肉迅速脱落,或使异常组织腐蚀枯脱的方法,是肿瘤后期、溃疡早期的基本外治法,属于古代“追食法”范畴。
腐蚀疗法历史悠久,从周代开始就有用腐蚀药去除坏死组织的记述,据《周礼?天官》记载,“溃疡医下士8人,掌肿瘤,溃疡祝药剸杀齐”。其中的“杀”是用腐蚀剂去除坏肉或切割坏肉。到宋代,药物腐蚀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元代齐德之总结前人经验,明确提出《追食法》,阐述其作用和适应证。他在《外科精义》一卷中说:“盖疮疽脓溃烂时,头小未破,伤口未张开或未发出毒气,疼痛难忍者,故采取追食的办法,使毒气外出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明清时期,追食法日趋成熟,明代汪机《外科理例》更是阐述了追食脓法:“如果疮出脓未破上薄皮者,用破头代针药将其安装,用膏药贴好,脓出后,找脓解毒…”。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详细记载了作为取出脓除去腐的主药的升丹的处方、制法、作用及使用方法等。《外科全生集》、《疡医大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等著作收录了代刀散、小升丹、白降丹、红升丹等著名的出脓祛腐方药,至今仍为外科临床所常用。近40年来,医护人员对该法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升丹等理化性质、药理作用,逐步探索了腐蚀药物疗法的临床使用规律,使其在临床运用中更安全可靠。
1.出脓去腐药可分为含汞和不含汞两种,含汞主要药物为白降丹和红升丹。现在常用的是小升丹,又名三仙丹。使用时可以直接混入伤口,也可以用膏药、油膏盖上盖子。
2.纯升丹时,因药剂过强,需加赋形剂使用,常用的有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
3.当腐肉脱落、脓变少时,优选减少升丹含量。
一、炭疽疮毒
1.白降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汞、火硝、白矾、食盐各30g,皂矾15g,硼砂12g,朱砂18g,雄黄3g。使用氯化汞系白降丹药的制法。所得纯品丹药,力强、强、强,对皮肤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使用时,应将极少量丹药敷于疮面,使药物不能涂在正常皮肤上,以免损伤正常皮肤。9份煅烧石膏配以白降丹1份名九一丹,或配以八二丹、七三丹等,清洁疮面后取少许丹药,施于疮面,也可每日更换一次药。或用纯品白降丹伴高热头痛,溃疡无头溃,局部肿痛,以阳切开引流代替刀针。功能是下毒去脓。主要的治疗即使没有被击溃也没有被击溃。
2.金龟下海丹(《中国炼丹术与丹药》)汞、白矾、火硝、皂矾、食盐各45g,碎砂、月石各12g,胆矾、寒水石各9g,磁铁、天生黄各15g,明雄黄、朱砂、铜绿各7.5g。使用氯化汞系白降丹药的制法,之后加入麝香葡萄3g、冰片3g。取丹药于疮面少量施用,或制药拧入疮口内插入,待疮口清洁后可使用,每日换药一次。化脓除腐。主要治疗瘘疽、乳腺癌、瘘管。
3.紫阳丹(《疡医大全》)汞、银朱、生铅、百草霜各30g,轻粉、铅粉、雄黄各15g。精制丹药后,加入3g土豆,共研细末。花时间清洗伤口后,取药略拌于疮面,每日更换一次药物。化脓解毒。主要治疗瘘疽疮毒,局部溃疡后脓不止,腐肉不去,疮收不住者。
二、脚气
鸦片胆油(《中药贴敷疗法》)鸦片胆若干。首先将病甲用温热盐水浸泡2030分钟,使其变软,用刀刮取指(指)甲萎缩的软弱部分,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用塑料薄膜夹住壳中的鸦片芯,用力挤压,挤出油涂抹整个病甲,每甲12粒,每日1次用外用胶带或伤湿膏固定。腐蚀功能肉以消除腐蚀。主要治疗甲癣,也可用于治疗鸡眼、寻常疣、扁平疣。
三、痔疮参照插药法。
四、肛瘘、骨髓炎、瘘等见药捻法。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