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的定义是院内发生的所有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为院内感染,住院前得到的感染、住院时住院后潜伏期中的发病者不能为院内感染。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时间:
位置:
联系人:
参加者:诊所全体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诊所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流程。
3、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知识。
4、无菌操作规程,六阶段洗手法。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一、时间20xx年04月25日
二、培训地点:洪门口医院会议室
三、培训人员范围人数:全员
四、训练记录与总结:
什么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常见的病。其特征是发热、口腔溃疡、疱疹。初期症状多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最初为红色小疱疹,后多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头、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部分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见于臀部。
手足口病症状:
1、急性发病、发热、
2、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和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臀部和膝盖会疲劳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手足口病治疗:
1、到医院诊治一次,按照医嘱服药,在床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药如小儿咽喉扁平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
3、取西瓜霜或将紫罗兰涂在口腔患处,每日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的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病人的护理,防止对皮肤疱疹的刮入,防止破裂感染。
手足口病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应避免清淡无刺激性、辛辣、鱼、虾、肉等容易加重疾病的食物。
2、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食品可刺激破裂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手足口病的护理:
1、让孩子接触患儿或有可疑症状的人,吃前一定要洗手,不要随便使用他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好好睡觉休息,发烧时多喝热水,清淡柔软饮食,注意患儿口痛时吃低温食物,疼痛严重不能进食时及时到医院输液必须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3、让患儿注意卫生,对粪便及时进行处理,马桶、裤子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皮肤及衣服、床单的清洁,以免污染破疹子
勤给患儿洗手,剪短指甲,以免抓疹感染。
手足口病的注意点
1、患病婴儿应与发病隔离710天,以免感染其他儿童。
2、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很快就会痊愈,但不能掉以轻心。要细心,预防隔离,注意不让流行扩散。如果妈妈不能识别这种疾病,就要看医生,对可疑的孩子要及早诊治及早治疗及早隔离。
保育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宿舍等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
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作业(特别是厕所清扫)时,员工应戴上手套,清洗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子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6、每天早晨进行检查,发现可疑患儿应及时送医,采取在家休息措施。对患儿使用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加时,可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根据疫情控制决定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保育机构或小学休假措施。
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如果注重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治疗,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特别是教室、电脑室;
2、人口密集、空气污染场所,如歌舞室、电影院、录像厅、
3、勤洗手,用流动的水彻底清洗。
4、注意过度疲劳,防治感冒。
5、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6、如有发热或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7、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
8、传染病人使用的物品及房间应及时消毒,如阳光下晾晒衣服、晒被褥,房间把手喷洒消毒剂擦拭
9、及时接种传染病疫苗,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构建完善的免疫屏障。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一、医院清洁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医院的清洁,顾名思义,就是确保医院的环境卫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保持医院(室)的清洁卫生,就如同一个人每天洗脸、保持衣着整洁一样重要。
做好医院内外环境卫生工作: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医院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功能之一。
清洁工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清扫垃圾、擦拭灰尘,还要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这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这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各项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就诊区、病房、家庭化、现代化的趋势,由此清洁管理也要跟上,符合专业要求。
它体现了——医院的全貌,反映了医院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医院的管理和素质水平等……。
二、医院清洁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1、是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及保健的重要场所。清洁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感
感染率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社会形象,医院感染率极大地影响着医院卫生资源的流向,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康复和医院的综合效益。
2、是患者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室内环境,如适宜的:微小的气候、充足的光线、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清洁的病房等对病人都是良性刺激,能使中枢系统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提高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患者抵抗力,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有利于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早日痊愈、康复。
3、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肉眼看不见的,只有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小微生物。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直接/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传播。
医院感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可排出数万飞沫,其中较大粒径者即下落,造成物体表面污染。小粒径在空气中即可蒸发,形成小颗粒在空气中漂移很长时间,造成人与人或室与室之间的空气传播。飞沫引起的感染是由结核菌、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等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的。
患者污染物:可直接污染医院环境或物体表面,如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此外,还可以喷洒灰尘以造成间接污染的干燥污染物。
外来患者、陪护、会面者等将社会传染源带入医院,污染医院空气。患者、会面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活动,如谈话、呼吸、咳嗽、打喷嚏、脱鞋换衣服、换被褥,会散布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环境物。
在环境脏乱、恶劣的状态下进行诊疗治疗护理,不能确保各项目的消毒灭菌效果,与预防抑制医院内感染的具体措施没有联系。如果把降低医院感染率作为一项事业来考虑的话,医院的环境卫生是其基础事业之一。
第三个问题是清洁
卡斯特迪尔不理解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及其含义。拖把没有隔板,混合着清扫用的工具使用。
桌子毛巾不是一桌一桌用消毒,而是一桌多用。医疗废弃物混载,混载运输。手套误用,自保意识差,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四、医院清洁工作要求:
卡斯特迪亚尔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一部分,也是阻断感染途径的具体执行者。
1、级联人员应明确划分相关区域,人员应相对固定,了解各区域清洁、消毒用具
的使用方法。
医院的清洁应该做:(1、各项清洁工作:有程序,从清洁到肮脏,划分,分室进行。(2、特别是干式清扫容易散播灰尘,造成微生物污染。(3、湿法清洁可导致污染严重的抹布和拖把造成的污染扩散——严格区分,需要消毒。(4、妥善处理各种特殊细菌污染。
了解医院的划分
办公区(低危险区)——办公室,教育学区……。
医疗区(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普通病房(内外病区)。
住院区(高危区)——感染科(门诊、病房)……。
重点科(极高危险区域)手术室、ICU、器官移植病房。
整齐、不漏、有序、一次性擦拭,多次无序擦拭是不好的。清洁用具的分类要明确使用标记:1桌1椅1抹布,1房1拖把,每个拖把的清洁面积尽量不超过20m2。
坚持每天定时保洁制度,保洁必须在早上上班前进行,始终保持医院内外环境清洁,防止“脏、乱、脏”。及时清理地面,清除痰盂、污物、废物、积水,制止吐痰和乱扔废物、乱扔。防止空气污染,坚持湿法清扫,医院内不得焚烧树叶、废纸等。达到窗明、物洁、地净。
掌握病房的划分:
清扫区域(限制区域)—值班室…;半污染区(半限制区)——治疗室……;污染区(非管制区)—普通病房…。每天的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不同区域的拖把不能混用在病房、走廊、厕所等地方。然后请放在定点。拖把分在池子里洗。禁止在盥洗室洗。拖把和水桶使用后,洗净消毒后晾干。拖把不干第二天又不能用了。严格区分,固定放置,不可交替使用。
拖把标记(拖把上贴着相应颜色的标签):
治疗室使用——绿色拖把;病房使用——黄色拖把;走廊(公共区域)—用黑色拖把;厕所用红色拖把。卡斯托迪亚尔斯塔夫不固定,不理解医院和病房的划分和意义,为了尽快完成工作,工作内容交叉,或混有卡斯托迪亚工具。同时进行扫地作业、床边、门把手、走廊扶手擦拭作业等,但桌巾不是每台消毒,而是一台多用。
据医院卫生洁具细菌学调查,拖把、抹布比物体表面中菌种多、量也大,作为每天必用的清洁工具不但达不到清洁的目的,反而成为细菌散布的工具;拖把、抹布可以形容为“细菌培养基”,大量细菌,特别是pseubao菌污染严重,有时甚至高达30个蠹的卫生清洁和消毒都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操作。拖把应保持干燥状态,并固定场地使用。否则,它们将成为染菌的运载体,造成污染扩散。
2、正确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功
作业人员自身:不了解各项作业的目的、要求、方法及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随意配置,浓度过高或过低。即造成消毒液浪费,达不到消毒目的,造成环境污染、耐药菌产生。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1、地板消毒:
医院的地板总是被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污染。由于人体移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板污染,病原菌就容易扩散。
①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通常进行湿式清扫,用水或洗涤剂拖地板,每天1~2次去除地板上的污垢或病原微生物的一部分。
②当地被病原菌污染时,通常用氯类消毒剂(250~500mg/L)拖把或撒在地板上消毒。
③被结核患者污染的表面,用***过醋酸或氯类消毒剂(84消毒液)清洗。
(2、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比地面轻,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经常可以清洁。被病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清洗,墙面消毒一般在2.0米——2.5米的高度即可。清洁无污渍,防止发霉。
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胞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有效氯的250mg/l-500mg/L擦洗,或与2000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处理,具有杀菌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的构造不同而不同,但湿润不下降的程度一般为50ml/m2~200ml/m2。
(3、病房各种物体表面消毒:
病房的备品有桌子、凳子、侧桌等。一般室内用品要进行日常清洁作业,每天只需两次,用清洁的湿抹布或智利明盐类消毒液擦拭各用品表面,即可去除绝大多数微生物。如果室内备品表面被病原菌污染,则需要严格消毒。抹布一床一巾很重要。
①有效氯为200mg/l-500mg/L的消毒剂,有效碘伏为250mg/l-500mg/L,擦拭或喷雾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1、吊装或移动式等消毒时,距污染表面不得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为灯周1.5米-2米。
2、紫外线灯应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物品及待杀病原微生物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注意照射时不要直接碰到人,以免造成伤害。
③其他表面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门窗、盥洗室、卫生间、马桶等物表,这些地方易受污染。通常每天用消毒水擦拭、刷洗,保持清洁。不懂的就问护士长或护士,往往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
(4、病房日常消毒:
①患者安置原则: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离,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②病房内定期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紫外线消毒30分钟。地板的湿式清扫,用清水弄湿,一天一次。明显被污染或被病人的血污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