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2018年暑假临近了。如果小编猜对了的话,孩子们现在就有一张飞翔的脸了吧。要放假了,但是不能安全请假!老师需要提醒孩子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要忽视安全!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安全攻略,包括用电、用火、饮食、交通、游泳、上网等方面,给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重复一遍,暑假的安全千万要珍惜。
一、电气安全
1.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家庭电器。
2.不得随意工作或乱接电线、灯、插座等。
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
二、火的安全
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要强行走向灭火,立即向大人报告或报警。
2.监护人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等。
3.燃放烟花时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燃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安全饮食
1.自觉养成良好的分人卫生习惯,饭前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包装好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3无”食品、过期食品绝对不能购买食用。
3.生吃水果要注意清洗干净后才能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水果。严禁吸烟、饮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四、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道路上奔跑喧哗,不玩耍。
不能利用人行横道和人行天桥等随意横穿马路。
你不能在马路中间骑车。
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不停就不能靠近车。
5.文明乘车,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或抓住扶手。
五、安全游泳
1.擅自下水不游泳。
不随便和别人一起游泳。
3.没有监护人和教师的带领就不游泳。
4.在没有安全设施、没有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要用不习惯的水游泳。
6.不习惯水性的学生不会随便下水救助。
六、网络安全
1.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人的信息告诉别人。
2.保护自己密码的安全,不告诉别人。
3.聊天交友谨慎,未与网友见面。
4.互联网有节制,文明健康。
发生以下安全事件的话,怎么办
我中暑了。怎么办。
专家介绍,中暑根据症状程度和症状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一是中暑的先兆,出现口渴、头晕、耳鸣、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感等症状。虽然出汗的情况不多,但是体温会稍微变高,有37.5℃左右的发热。这个时候远离高烧,休息一会儿症状就会好。
二是轻型中暑:一方面有中暑的迹象,另一方面出现面部发红、皮肤发热等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发冷、血压下降等症状。热量达到38.5℃。此时,首先要从成为中暑原因的高温环境中迅速避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休息。另外,要多喝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另外额部、侧头部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帕丘利正气水等中药。如果血压下降或无力,立即仰卧,到医院静脉滴盐水。
第三个是重度中暑。多数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下会突然昏迷。在此之前有头痛、麻木、火辣辣、头晕、烦躁、错乱、身体痉挛等,皮肤灼热发红,体温超过四十度。在这种情况下,要迅速从高温环境中避难,迅速去医院。
二、溺水了怎么办。
你要怎么帮助他们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和家长也需要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事故发生后,人命救助可以分秒必争,知道以下六点!
当孩子溺水时正确的救助方法
1、迅速上岸
把掉在水里的人的头从背上抬起来,或者把胸部从上面抬起来,把脸从水面上拿出来,然后再拉上岸比较好。
2、去除鼻塞
头朝下,撬开牙齿,用手指去除口中或鼻中。
3、排出呼吸道积水
害人必害己。戳着溺水的人的肚子,头朝下,拍着背。
4、人工呼吸
对呼吸和心率弱或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外胸压。
5、吸氧
溺水的人有注射强心剂和吸氧等医疗。条件不足的是用手推溺水的人或用针扎的穴位。
6、脱下外套。
穿着湿外套的人最好早点脱下来。湿外套会带走身体的热量,引起冷害。
三、打雷了。怎么办。
雷电会造成哪些伤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压力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人被雷击瞬间,电流快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脏、呼吸暂停,脑组织缺氧死亡。另外,落雷时产生的火花也会引起皮肤烫伤。
雷雨天室内做哪些预防措施
1、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电进入室内造成危害。
2、不看电视,利用互联网,应该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和音响、空调机等所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电源插头。
3、打雷时不要靠墙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中间最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事故。
4、请勿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流经人体。因为避雷针只是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配管等侵入的雷电是无力的。
5、避免穿湿衣服或拖鞋。
6、不要接或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该避免在落雷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线电话和手机。
7、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淋浴设备。因为可能会有雷电顺着水流而来。煤气马上停下来,小心别漏了。
四、对于蚊子和病毒,怎么办
夏天是感染症高涨的时期,蚊子多的话感染源增加。手足口,从诺罗到鹿…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但是每个感染症都有特征和感染途径,也可以很好地预防!
1、蚊子能传播哪些传染病
蚊子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尼亚热、寨卡热等多种疾病,而寨卡热主要由内塔伊西马卡和莫拉特卡传播。
2、驱虫剂怎么用
在头部、四肢等皮肤裸露的地方,特别是在耳朵后面、脖子等处喷雾、涂抹驱蚊剂,防止药物进入眼睛和嘴。在一般的室外环境中,每隔2-4小时涂一次驱蚊剂。
3、被虫咬后,怎么处理?
一般的蚊虫叮咬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出现局部肿胀、感染、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如何避免旅途中被蚊子叮?
旅游,特别是去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地区的旅游,要避免被蚊子叮咬感染。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裸露肌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脖子等;如有条件,可穿经菊酯类杀虫剂处理的长袖衣服、长裤、袜子,更有效地保护。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暑假安全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出去玩或游泳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另外,请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我们需要重视暑假的安全。我们转发给其他老师和家长啊。一起护卫孩子们的暑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