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期,自然界气候发生,体内瘀热相随,人体易出现头痛眩晕、两侧膨胀、嗳气泛酸、烦躁易怒等瘀热外散表现。进一步加重可出现烫伤阴血,常出现便血、尿血、咳血、鼻血。如果体内郁热严重,也容易感到外界邪气,罹患病毒感染、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也是春节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初春消除体内郁热是养生的重要因素。
心里发闷
心火出不去,心烦意乱。
具体表现为:尿黄便干,面红耳赤口渴,舌尖红晕或腐败疼痛,舌体疮。或表现为鼻出血、吐血或红肿热痛、夜不能寐、皮肤溃疡、心烦热。
竹叶茅根饮:加入竹叶10克、白茅根20克、清水1000毫升浸泡1小时,煮沸15分钟,取汁饮用。
竹叶可“降虚热不躁不睡,止烦渴”,白茅根可“祛瘀、闭血合寒热”,两者并用,清心安神,味甘,不仅功效,而且美味。
但白茅根应注意避开铁器,避免与铁器接触。可以使用砂锅、搪瓷盆或无粘性的锅。
肺经郁热
温热之邪是从口鼻进入,风寒进入里面溶解热,内部堵塞在肺里。
具体症状有:咳嗽、痰浓黄、口渴、烦躁不安,还有哮喘(呼吸内科)、胸痛、大便干结。
萝卜甘蔗汁:萝卜、甘蔗洗净分别榨汁备用,每次取萝卜汁20毫升、甘蔗汁10毫升,混合服用,每日3次。
萝卜“祛病润肺,解毒生津”,甘蔗“其浆甘寒,可腹泻”,两者合用,清肺清痰。另外,“甘蔗可以化酒,赖氨酸可以化食”,还可以用于酒食过度、烦热面红、呕吐逆少食。
胃里发高烧
平时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喝酒的情况很多。
表现为胃瘘灼痛、反酸烧心或干渴、冷饮或牙龈肿痛出血、口臭、便秘(消化内科、
按内庭穴:最好在辰时(早上7~9点)早餐后进行,此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用拇指按压或火柴头,100次为宜,每天按摩12次。清胃、腹泻、解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