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病应该如何预防1.痱子:环境中气温高,湿度高,汗液过多,不能及时蒸发,汗孔堵塞,汗液堆积或爆裂,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易磨破,轻度脱屑愈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子有的散在红色丘疹,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子,多见于小儿,称为小脓疱,也有称为脓疱的。
要防止痱子的发生,应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冷却,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服装要宽大,减少出汗,有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产妇要勤洗澡,但不要用冷水,干后要擦痱子粉。治疗采用清凉、收敛止痒药。如果出现脓疱,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综合治疗。
2.日晒:由于突然过度日晒,日晒后3-6小时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全身不适。
要预防日晒,首先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常见对症即可,可外用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等保护剂。
3.光敏皮炎:光敏皮炎是部分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少数人可见,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部前的“V”形区、手背和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出现皮疹,无痛、瘙痒明显,消失缓慢。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皮肤病。
这种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要注意防光,最好每天9点到下午5点不出门,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以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面霜剂,也可以教医生选择合适的口服药。
4.丘疹性荨麻疹: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螨虫、螨虫、蚊虫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是绿豆至花生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片状或散在,瘙痒明显。
要预防这种疾病,尽量不要去草丛、树荫或潮湿、蚊子多的地方,可以在室内熏蚊香,皮疹发生后可以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面霜剂,或者选择合适的口服药。但是要注意不要涂红花油等,因为它会引起过敏,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5.过敏性皮肤病: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使过敏性体质者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喷嚏、流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如感冒、皮肤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面部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
要防止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要尽量控制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不要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出去郊游的时候要穿长袖的裤子,鞋子的袜子,带去脱敏剂。发生皮肤瘙痒、全身发热、咳嗽、气促时应及时离开此地,症状较轻时,可口服去感药,发生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
皮肤病会传染吗(1、病毒性皮肤病: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一种性传播病)、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某些细菌性皮肤病也有传染性,如胶疮、麻风、皮肤结核等可通过接触传染。
(3、真菌性皮肤病:各种银屑病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几乎都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银屑病可以通过理发用具相互感染,手足银屑病可以通过鞋袜传播。此外,还有甲癣、体银屑病、汗斑(即银屑病)、念珠菌感染(如鹅眼疮)等。
(4、性传播病:淋病、梅毒、艾滋病等各种性传播病均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5、其他:疥螨引起的疥癣、螨虫引起的各种螨虫(螨虫、螨虫、螨虫等)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因此,上述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同时,正常人也应尽量避免与这些患者接触,避免使用患者使用过的东西,以预防上述皮肤病。
3
皮肤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参差不齐,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大量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失,消失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参差不齐,急性荨麻疹的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就会变成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的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水痘:根据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根据病毒特点,属于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前驱期短,不超过24小时就会出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逐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块,后迅速丘疹,数小时后为绿豆大小的水疱,椭圆形,助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后结痂脱落愈合,病程2周。儿科常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和新生儿水痘。罕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我们在60-80年代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重症脑炎,现在几乎看不到)
6麻疹:根据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黏液病毒-麻疹病毒,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升高,卡他症状明显。出疹部位为耳后表面颈胸背部四肢,出疹形态为玫瑰色斑疹或丘疹,出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也可以出现内疹,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上发生koplik斑。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风疹:属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出疹情况从面部-躯体-四肢,出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瘤较大。
8幼儿急疹:冬季和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6病。多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发高烧,体温升高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降时发生疹子,首先发生颈部-躯体-上肢下肢-面部。出疹形为玫瑰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9手足口症:以小RNA病毒中的胸腺A16病毒为主,可由胸腺A2、A4、A5、A10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婴幼儿为最多,流行于夏秋,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较轻,出疹前可有微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出疹特点为(指)背面及侧缘有水疱,口腔硬腭、颊部牙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水疱,米粒至碗豆大小,呈半球状或椭圆形,水疱壁薄,内容清,呈珠白色。水疱数量不多,但也有50余例,全部病程约1周,复发少。
10传染性软疣:由痤疮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其特点是皮肤会产生蜡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可挤出干酪状软小体。数目参差不齐,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以退,但也有持续多年者。
4
皮肤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一、选餐
皮肤病人应避免食用鱼、虾、蟹等海鲜,禁止食用辣椒、生姜、大蒜、葱、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少吃动物脂肪。需要增加营养者可食用动物肝脏、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如果不注意食物的选择,瘙痒就会加剧,反复发作,就会出现久治不愈的现象。
二、无摩擦
裤子太小、太紧、布质太硬,经常摩擦刺激患处皮肤,会使疾病难以治愈,甚至引起色素痣的恶变。
三、适度沐浴
皮肤干燥、不耐刺激的患者,最好控制用水清洗,不要使用碱性大的洗衣皂。另外,皮脂多的人和银屑病的人,适当地洗个澡比较好。
四、不要挠
你多挠几次皮肤就会变粗。皮肤变厚的话瘙痒会变得严重,其结果是痒,痒,病治不好。也有从搔痒的皮肤发生感染的情况。传染性软疣赘、脓疱、疮等通过用手搔扩展到全身。
五、烫了不能洗
皮肤有污点的地方,禁止用热水洗。用开水暂时止痒,不过,之后毛细血管由于热膨胀,渗出液增加瘙痒变得严重。
5
皮肤病有哪些种类1、湿疹
内因是精神紧张、月经紊乱、肠胃不适、遗传因素等,外因是花粉、螨虫、牛羊肉等食物。湿疹常见于面部、耳后、前臂、小腿、手足等。
2、皮肤炎
人体受到多种致病因子的攻击,打破了身体的免疫平衡,细胞DNA模板断裂,皮肤末神经功能障碍,表皮细胞破裂,自由基、丙酸、腐胺等化学物质沉积在皮下,刺激皮肤末神经剧烈瘙痒,丘疹、红斑、水疱、皮肤增厚黑头,变暗。有糜烂、流水等症状。
答案:2
通常被称为“小脓包”的与过敏有关的疾病,皮肤上会出现红色、白色的大脓包、风块。界限清楚,不过,严重的情况混杂成为大块,感到痒。
4、尿症
也有人患过皮肤病的一种--乌洛科病,也被称为“蛇皮病”,其特征是皮肤上长出像鱼鳞一样的粘着性鳞屑。
5、瘙痒
皮肤病之一,是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
皮肤病疾病百科
诊察科:皮肤科
温馨提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医学上,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更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