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五日左右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冰冷的冰块。“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正如字面意思一样,“大寒”比“小寒”冷,但气象记录中“小寒”比“大寒”冷。经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这个“三九”日正好在小寒节气中。为什么“小寒”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的起源是黄河流域。
根据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月初寒尚小……”。到了月半就变大了“。据说以前黄河流域的农家在“小寒年”流行使用“九九消寒图”来御寒。现在药膳火锅成了全国人民解冻的壮热佳肴。这样,很多人就忽略了合理弥补的问题,尤其是青年,依仗自己身体的强壮暴饮暴食,饥肠寒热无度,最终呼唤无限后难。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书,必资食者,……不懂得好好吃者,不足以活下去,故食物能排邪安抚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的作用。要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说:“以饮食、养生,不明物性相宜相忌,即使是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我提醒大家在补给时不要变成“五味伤”,青年更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补给。
一般来说,青年人身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卡路里比老年人多,卡路里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粮食中,故青年应保证足够的食量,粗粮比例要注意搭配,并在摄取适量脂肪、选择药膳补充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但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有些人吃太多甜的味道和辣的东西,会招来不速之客。“粉刺”,学名粉刺给年轻人带来烦恼。
我给年轻人简单说一下痤疮的原因和预防。痤疮是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原因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皮脂腺活动受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由于男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分泌增多,皮脂积聚,出现毛包口角化栓塞,无法去除增多的皮脂,长痘。为了避免疼痛,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用温水洗脸,好好洗澡吧。不要吃油腻的东西、辣的东西、冷的东西。多吃点水果和蔬菜吧。在治疗上中医将其分为4型: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失调、热结血痣型。方药分别为[枇杷清肺饮]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加味逍遥散]加减、[山姆鲁坦]加减。总之,长了痘痘就要马上去看医生,不能自己处理。
说到进补,自古以来就有“三九补上一冬,明年就没有病了”的说法。人们经过春、夏、秋的消耗,脏腑阴阳气会稍衰,能合理补充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袭来,又使年少生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冬季令补时食应补,药补结合,温补宜。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辅食根据阴阳气和血的偏盛偏衰,根据食物的性选用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鳗鱼、甲鱼、青花鱼和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荷籽、百合、栗子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