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中国的芒种节气。《历书》中,斗指已为芒种,此时可种芒谷,过此即失效,故称芒种。芒种季节养生重点应根据季节气候特点,日常生活有常,饮食有节,适当锻炼,注重情志。
注意起居。夏天白天长晚上短,白天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种完芒种后,白天热,人容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同时,为了顺应阳气充填,有利于血气运行,振奋精神,也要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但是,要避免阳光直射,采取防暑措施。为了避免中暑,芒草种子后要经常洗澡。由此,皮肤松弛,阳热容易发散。但是出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马上洗澡。中国有句古话叫“出汗不湿”。
善于养生。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饮食应该清补,饮食太咸,不能太甜。唐朝“孙思邈”常提倡轻甜、大小麦曲、粳米为佳。根据元代的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减少肉食,多吃谷物和水果,自然发出和的味」。芒种节气可以多吃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养阴生津食品。在注意饮食摄入的同时,也要注意情绪的调养。
适度锻炼。“东风三千左右染尽,鹭飞无止尽”,芒草季节,田野风光秀丽,秧苗嫩绿,栩栩如生。但此时,气温日益上升,湿度增加,炎热必然使湿胜多愁善感,四肢困倦,萎缩。因此,在芒种节气中不仅要做好雨季田间管理,还要注意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中暑、腮腺炎、水痘、夏季皮炎等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做好预防工作。可采用药浴方法,用5根热水(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裹,加入药物清水10倍,浸泡20分钟,然后炒煮30分钟,然后将药液放入浴缸水中,即浸泡可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芒种后不久,不少地区陆续开展冬病夏治活动,消化不良,易感冒,咳喘和不少皮肤病患者不妨尝试“节气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